公元220年,曹操的『倒黴兒子』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大魏』。
同時宣告正統漢室江山,在這一刻徹底結束。
曹丕的稱帝之舉,無疑激怒了身體中流淌著大漢之血的劉備, 劉備心想:『好個曹丕小兒,我身為皇叔,又和你老爹曹操同輩同分,可你居然越俎代庖,搶在我前面稱帝,你算個什麼東西!』
於是,公元221年,劉備大罵曹丕的篡漢行為,並且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在成都稱帝,立國號為『大漢』,呼籲天下百姓聯手抗曹。
這樣一來,曹魏和蜀漢先後建立帝國政權,而此時的孫權卻不為所動,依然當他的吳侯。
那麼他為何不稱帝呢?
孫權稱帝名不正言不順
曹丕稱帝的手段非常高明,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曹丕逼迫漢獻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宣佈退位,並將帝位禪讓給曹丕,可以說曹丕的帝位是得到了『官方』認可的。
而劉備本身就是皇族後人,稱帝也屬順理成章。
假如孫權姓劉的話,還可以冒充一下劉邦的後代,假如孫權曾經和漢獻帝相處過一段時間,也可以打著漢獻帝密詔的旗號。
可是孫權偏偏既不姓劉,也沒有見過漢獻帝,這種情況下孫權想要稱帝隻能像袁術那樣自立門戶,然後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所以既不是漢室血脈,又沒有官方認可的孫權,『跟風』稱帝隻會使東吳陷入眾矢之的,所以孫權隻能暫時放低姿態,等待恰當的時間再考慮稱帝。
師出無名,確實很尷尬!
當然了,這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時機不合適!
稱帝意味著公然對抗,當時孫權拿了荊州,劉備正一肚子火呢?
特別是關羽之死,讓劉備和東吳簡直就是不共戴天之仇啊,一直叫囂著要為兄弟報仇。
而那是的蜀漢正值巔峰啊,雖然失去了關羽和荊州,但其之前在漢中擊敗了曹操,聲勢滔天。
孫權沒有把握能夠抵擋劉備,特別是旁邊的曹魏還等著坐收漁利呢!
公元222年,伐吳大軍兵敗夷陵之後,蜀國元氣大傷,劉備含恨而死,從此蜀漢政權與東吳政權之間便立下了無法化解的血海深仇。
好在諸葛亮,從中調解,暫時緩和了雙方的關系。
這時候也不好稱帝啊,諸葛亮之所以有理由聯合你,因為你孫權是吳侯,是臣。
如果稱帝了,他諸葛亮就沒法交代了,雙方必定再度陷入敵對。
而曹丕,更是師出有名了!
公元223年,曹丕揮師伐吳,誓要收復江東,但占據地利、人和兩大優勢的東吳大軍死守廣陵,不識水性且被瘟疫所困的魏軍隻得退兵。
曹丕伐吳最後以失敗告終,曹魏陣營損失慘重,曾經威震江東的大將張遼,因腰部中箭後感染惡疾而死,曹丕也在被東吳將領丁奉追殺時倉皇逃竄,盡失帝王之尊。
孫權前後和蜀漢政權、曹魏政權兩大勢力結怨,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稱帝,必然會同時激怒蜀魏兩家,而東吳根本無法抵禦蜀、魏的聯合進攻《雖然他們兩是不可能聯合的,但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沒有沖突的》,孫權貿然稱帝的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但如果放低姿態隻稱王不稱帝,便能夠在受到一方進攻時,擁有向另一方妥協的餘地。
臣服曹魏是因為曹魏取代了劉漢,可以看做正統,與蜀漢結盟,是因為蜀漢繼承漢室,是劉漢血脈,兩頭都說得通。
所以孫權並不是不能稱帝,而是暫時不敢稱帝。
『說孫權膽子小,不敢稱帝,是不是有些黑孫權?
』
但孫權的過度謹慎和戰略格局低是三國愛好者們有目共睹的,
蜀、魏兩國都有脈絡清晰的戰略目標,唯有東吳信奉投機主義,看到益州有利可圖就和蜀漢撕破臉皮,瞧見合肥兵力空虛就發兵攻打合肥,合肥久攻不下就去打荊州。
猶如狗熊掰棒子一般沒有常性,結果打荊州惹了蜀漢,打合肥惹了曹魏,最終導致蜀魏雙方都對東吳恨之入骨。
要不是諸葛亮有大局觀,始終堅持聯孫抗曹,估計兩個都得完蛋。
而他最後為何又稱帝了呢?
首先著皇帝之位啊,孫權也是很眼饞啊,誰都想過過癮。
而當時恰逢曹丕駕崩,曹魏內部處於一個虛弱的狀態;至於蜀漢,這麼些年下來,雙方已經建立了堅固聯盟關系,屬於同一戰線。
而且這種時候正是北伐的好時機啊,東吳不用擔心他們來對付自己。
而且那個時候,漢室正統論已經過時了,所謂的名不正言不順,不是很重要。
於是孫權就乘機稱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