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建立後對禮樂進行改造,提出德治思想擺脫鬼神崇拜。《網路歷史》

『禮儀』一詞,源自於周禮。

周王朝之前的華夏族,其實是比較『迷信』的,商王朝就是典型代表。

那時的商王,不僅自詡『天命神授』,而且幾乎在下所有決定前,比如是否該打仗、自己身體不舒服是出了什麼問題等等,都會讓專業人士《祭司》先行占卜。

但這並不能保證政權的長治久安。

商紂王為了平定東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後更是遷移了十餘萬百姓與東夷人混住。

從長遠來看,這一舉動也許是正確的,但在客觀上使得商王朝的國力空前虛弱;其後,在戰俘與周武王的內外夾擊之下,商王朝慘敗而亡。

而周人本來也信神鬼,但在周王朝建立後,他們吸取殷商的滅亡教訓,體會到了穩定人心對政權安危的重要性。

因此,周王朝統治者對傳統的宗教神學作了大幅修正,創新性地提出了德』的重要性,認為『德』體現上天意志,『敬德』即『敬天』,因此他們推崇『敬德保民』。

周公

按照上述出發點,周公旦對殷商及之前的禮樂進行了全方位的整理、改造;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了一套系統化的社會行為規范乃至制度體系,這就是後來孔子以及儒生們推崇的『禮樂文化』:『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六年諸侯朝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

禮樂文化典籍《《易》、《詩》、《書》、《禮》、《樂》等》涵蓋了天地人文、典章制度、儀表規范、文化素養、人生哲學等等方方面面,最終形成了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政治倫理的準則。

再加上分封制的實行,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等級尊卑鮮明,各階層各安天命,使得周王朝延續了數百年。

而起初那些為貴族階層提供禮樂服務的專業人員,就是『儒』的前身。

到了春秋時期,有感於『禮崩樂壞』,孔子對周禮進行了全方位的完善與全新解讀,並逐漸形成了影響中國2000多年的流派:儒家。

經過秦朝的摸索、楚漢相爭的戰亂後,到了漢武帝時期,結合現實的發展及客觀形勢的需要,董仲舒等人對儒家理論進行了再度完善,並得到了漢武帝的認可,由此正式確立了『外儒內法』的治國方針,即以法家為內核、以儒家為外包裝,剛柔並濟的治國思路。

這也成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的基本制度框架,儒家的哲學思想、行為規范,已經深深地烙進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

而在同時期,其他文明則要麼被野蠻無情打斷,要麼仍未擺脫迷信鬼神的束縛,與中國的體系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相比較之下,我們無愧於禮儀之邦。

如今在世界上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的西方文明,則是典型的『後起之秀』。

在希臘、羅馬等古典文明覆滅後,西方世界處於長時期的『中世紀黑暗時代』之中,政教合一,宗教在政治及社會生活中扮演著幾乎壓倒性的統治地位。

而西方的宗教本質上是野蠻的,他們從不拒絕對異教徒進行花樣百出的血腥屠殺。

西方的文明實現真正突破,則是在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後。

而在啟蒙運動開展時,西方的思想家對當時東方的文明體系仍處於頂禮膜拜的狀態。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鬥,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但他曾在乾隆七年《1742年》這樣感嘆:『就算是不為中國人的種種優秀品質而癡迷的人也能認識到……他們的帝國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

美國的著名中國史研究學者喬納森·斯賓塞也這樣說:​『在法國的啟蒙運動中,伏爾泰等思想家認為,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的中國人確實有很多值得歐洲人借鑒的地方,比如關於人生的思考、品行、學識、涵養、高雅藝術以及生活藝術』。

當時,歐洲的諸多王室中興起了中國風,甚至建設了眾多的中式建築,以體現他們對東方文明的神往。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三大思想解放運動的開展,歐洲很快對東方形成了代差的優勢。

實力決定一切、落後就要挨打,面對絕對的實力碾壓,滿清政府不堪一擊,西方對中國的心理自卑徹底成為了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這種感覺,一直持續到近代,甚至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