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將自己封地選在魏不僅與核心地盤有關,也是為應讖語。《網路歷史》

曹操稱王,屬實曹氏代漢自立的重要一環。

想當年,篡位先行者王莽走的是大司馬——安漢公——太傅——攝皇帝——皇帝這一路線。

王莽是文臣,純粹欺負幼主在位,逐步通過聲望掌權,曹操則不然,黃巾起義後,漢室江山已然分崩離析,曹操雖然把漢獻帝這張王牌攥在手裡,但能夠統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主要靠的還是他幾十年的征戰。

有了這些年戰功積累下來的巨大威望,曹操消滅朝中那些反對勢力要輕松得多,也不用殺幾個兒子裝給天下人看,而當他決定篡位的時候,其過程也遠比王莽要短。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特權,如蕭何故事,這時候曹操還勉強算權勢滔天的漢臣;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獲封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都於鄴城,公這個爵位非漢朝所有,上一個就是逆賊王莽的安漢公,曹操此舉已然有取代之意。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獲封魏王,獲得各種特權,雖名為漢臣,而實為魏帝,隻不過南方戰事不利,曹操沒能攻滅孫權劉備一統天下,他也沒將最後一層窗戶紙捅破,隻是講著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把篡位罵名留給了兒子曹丕。

曹操

雖然魏王這個名號是漢獻帝冊封的,但顯然,沒有曹操首肯是不行的,這個封號其實就是他自己選的,那他為什麼要選『魏』而不選『秦』、『楚』呢?

第一是方位,曹操的核心地盤多跟魏地有關。

曹操起兵於陳留,屬魏地,他當太守時的東郡同樣屬於魏地,而後來的核心鄴城,更是漢朝魏郡治所。

而秦地在關中,偏離曹操勢力的核心,楚地更是在荊襄,曹操在那裡隻有一小塊地盤,大塊被孫權劉備分了,要說楚王,可能孫權還更合適些。

第二是讖語,『魏』正好印證了『代漢者,當塗者高也』。

這句預言從西漢開始出現,流行了幾百年時光,每每都被篡位者拿來當理論依據,東漢初年的公孫述為此與漢光武帝展開辯論,漢末袁術據此稱帝,也有女巫以此勸李傕預言指的是他。

在災異說流行的當時,搞個預言切合天命對於時局穩定還是有些好處的,曹操也不能免俗。

第三是疆域,戰國時期魏國的疆域非常不錯。

曹操稱王的目的在於利用分封制另立一套政權班子,然後逐步取代漢朝中央,那怎樣合理地蠶食漢朝中央地區也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秦國雖曾一統天下,但用秦國為國號壓根就做不到蠶食,總不能按照秦始皇統一的模式,韓趙魏楚燕齊一刀一刀地割吧,那第一道詔書一下就誰都清楚曹操的目的了;楚國的疆域則大部分不在曹操手中,無法做到蠶食;隻有魏國曾經的疆域,河南、河北、山西、陜西乃至淮河流域都能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