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眾號「領讀人申怡」
—
大家好,我是申怡。
我們常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但是,在執行上,我們真的做到了為孩子計深遠嗎?
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告訴孩子:你隻需要做這道題、學這門課、考這場試,你必須要做對自己有用的事……這都不是計深遠,這是急功近利。
這會讓孩子一輩子都隻能看到他眼前的那一點點利益,一輩子都會這麼焦慮。
說兩個故事。
我們看《觸龍說趙太後》,趙太後剛執政趙國,秦國就來進攻。
趙太後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太後的小兒子當人質才願意救援。
觸龍就勸趙太後:你得讓你的小兒子去齊國做人質。
趙太後特別激動說:『那我兒子太危險了!不行!』
觸龍說:『那你要是沒了呢?
』
很明顯,那個時候趙國形勢危急,秦國馬上就要打過來,趙國已經剛死了一個國君,趙太後不能再出事。
用觸龍的話說,就是『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意思就是,『趙太後,一旦你出事了,你的小兒子長安君,他拿什麼在趙國樹立威信呢?
』
『他必須得對趙國有功,得靠自己在趙國樹立威信才行啊』
這麼一說,趙太後一下全明白。
於是放長安君去了齊國。
這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我們再說一個反面例子——諸葛亮。
被極度推崇的名篇,諸葛亮的《出師表》。
大家看到《出師表》,都覺得諸葛亮太牛了,給他豎起大拇指。
但是在諸葛亮『牛』這件事情之外,
諸葛亮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這個劉禪,其實也挺可憐。
在諸葛亮在世期間,劉禪這輩子僅有一次外出,去過一次都江堰,還是丞相諸葛亮讓他去看看蜀國的水利工程。
劉禪用什麼樣的大臣,得聽諸葛亮的;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得聽諸葛亮的。
整個蜀國,一切規矩規范,諸葛亮說:全都我來定!
諸葛亮寫《出師表》,是為了北伐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但那個時候該北伐嗎?
這個歷史當中是有爭議的。
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當時就是應該穩定住,韜光養晦。
但是諸葛亮覺得,我要恢復蜀漢,所以我就要北伐。
當然,這是國家大事;
但往小了說,
這不就是很多家長以自己的遺憾來束縛孩子嗎?
諸葛亮說:『你爹有一個遺憾,所以劉禪你什麼都不用做,我來在你這一代,彌補這個遺憾』
諸葛亮覺得是:你在宮中負責貌美如花,我在外面負責掙錢養家。
他把自己沉重的愛國心、以及要報答劉備的心,全加在這個劉備的兒子身上了。
所以這兒子想:不需要我去做了,那我索性躺平吧,我啥也不管了。
所以才會有後面劉禪著名的『樂不思蜀』典故。
《樂不思蜀:蜀國滅亡後,後主劉禪被安置在魏國的洛陽,他貪圖享樂,不想回蜀國。》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長們千萬不要把你的負擔、抱負、遺憾,加在孩子的身上。
這個對於家長來說,對於孩子來說,都不公平。
《明 戴進《三顧茅廬圖》》
以及前面提到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諸葛亮應該也以為自己在為劉禪『計深遠』,但他的方式錯了。
他把所有的活都攬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在外面拋頭顱灑熱血,讓劉禪當一朵溫室裡的花,想給劉禪一個安穩盛世,覺得這是『計深遠』。
卻沒想到,自己也會老去死去,劉禪本身沒有能力,再安穩的盛世,劉禪也接不住。
所以,我們要想讓孩子獨立起來、真正變得優秀和有能力,就必須放手讓孩子去做、去經歷。
哪怕我們明知道孩子會受傷會痛苦,也要忍著不過多插手,因為那是孩子的『人生課題』。
隻有親身經歷,才能得到最深刻的歷練和成長。
龍應臺有一句話感動了很多人: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真的不必追,也真的要學會離開孩子。
從你攙著孩子教他認字;到開始跟他一起跑;到開始引導他如何跑;到讓孩子盡情跑,你祝福孩子,把後勤保障做好……這是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我們離開孩子的過程。
不要把孩子當成人生的唯一,你的心裡要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愛。
當你穩定住的時候,你和孩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幸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