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內外】從權禦天下到十萬渣權,三國遊戲人物演變之孫權。《網路歷史》

此前雲遊姬曾聊過劉備、曹操,在說完這兩位天下英雄後,就該輪到『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了。

然而,與在仁義與假仁義之間反復橫跳的劉備、梟雄與殘暴的梟雄之間爭論不休的曹操不同,民間關於孫權的評價卻非常的有爭議。

孫權孫仲謀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孫堅之子孫策率領手下接連拿下會稽、丹徒、吳郡等地,一統江東。

然而,孫策本想襲擊許都,迎奉漢獻帝,沒成想被許貢門客所刺殺,19歲的孫權就此上位。

上位之初東吳內部環境相當不穩定,廬江太守李術造反,宗室孫輔通敵,其餘宗室也是蠢蠢欲動,幸好張昭、周瑜這樣的重臣忠心輔佐,孫權才能穩定江南局勢。

而在內部剛穩定沒幾年,赤壁之戰爆發,曹操勢大,重臣張昭主張投降,魯肅周瑜主戰,孫權力排眾議,決定聯劉抗曹,最終大破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此戰曹操元氣大傷,而劉備趁勢崛起,曹操後期再也無力大舉入侵東吳,隻能隔江對峙。

也是在此時,蒸蒸日上的蜀漢決定開始反擊曹魏,關羽趁著襄樊空虛發動了襄樊之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間曹魏國內人心惶惶,響應叛亂者眾多,曹操被打的一度要遷都。

就是這個時候,孫權呂蒙發動偷襲,聯合曹魏襲擊蜀漢,背刺關羽奪取了荊州,為防止蜀漢做大還殺死了大將關羽。

因為關羽的死,劉備憤而起兵討伐孫權,而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在夷陵大破蜀軍,蜀國元氣大傷,吳蜀聯盟破裂。

之後不久劉備病逝白帝城,孫劉兩家重新結盟,孫權也將心思放在穩定內亂與對曹魏的北伐上。

然而,雖然北伐作戰雖互有勝負,但是基本沒啥大的進展,公元229年稱帝後更加拉胯,不僅幾次外戰不力,還被遼東詐降的公孫淵耍了一道。

上了年紀的孫權也將心思放在了後宮,太子孫登死後,孫權將孫和立為太子,結果因為沒能妥善處理好儲君問題,引起了二宮之爭,許多高官豪族牽涉其中,一代名將陸遜也因為牽扯此事遭到孫權猜忌,憂憤而死。

最終,在廢黜孫和、賜死孫霸,改立孫亮為太子後,二宮之爭結束。

孫權利用自己的兒子性命給東吳朝堂來了個大清洗,確保手下人不會威脅孫家的統治地位,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之後幾次造反就都是孫家宗室帶頭了。

處理完內部問題沒幾年,孫權就在公元252年病逝,終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謚號大皇帝,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人。

縱觀孫權的生平,如果以守成之君來評價,其實孫權做的還是不錯的,對外打贏了赤壁之戰與夷陵之戰,守住了東吳的疆土;對內搞勢力平衡與政治清洗,穩固了孫家的統治,雖然有十萬敗八百、逼死陸伯言這樣的黑料,但是總體上孫權還是積極上進的,守住了東吳的基業,讓東吳成了魏蜀吳三國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其能力和劉禪、曹丕這些二世祖相比一點也不差,曹操評價『生子當如孫仲謀』一點也沒說錯。

然而,這麼一位守成之主,對於他的評價歷來頗有爭議,陳壽在《三國志》裡評價孫權『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然性多嫌忌,過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

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唐朝史學家朱敬則也評價他『孫仲謀藉父兄之資,負江海之固,未敢爭盟上國,競鹿中原,自守未馀,何足言也』。

與之相對的,曹操那句『生兒子就要生像孫權這樣的』卻被包括辛棄疾在內的愛國詩人重復了許多遍,一個打老虎時把自己關在安全的籠車裡、打仗十萬人能被八百人打敗的君主,蘇東坡還贊揚『親射虎,看孫郎』『孫權勇而有謀』。

這種爭議一直延續到現代,喜歡孫權的有,2015年B站拜年祭,『沒有龜殼的烏龜』就上傳了以東吳孫權為主題的Vocaloid中文曲《權禦天下》,備受網友好評。

討厭孫權的人也有,而且還不少。

近些年三國主題餐廳非常火,臺灣省就有這麼一家三國餐廳,裡面有曹操套餐,劉備套餐,甚至有諸葛亮套餐,但就是沒有孫權套餐。

而遠在海對岸的日本,有家三國主題餐廳雖然有孫權套餐,但是其價格卻是劉備與曹操套餐的十分之一。

喜歡的是真喜歡,不喜歡的也是真反感,又是霸氣外露寬仁待人,又是偏安一隅愛好殺戮,這些復雜矛盾的標簽從古至今一直圍繞在孫權的身邊。

也因此,與仁善的劉備和霸氣的曹操相比,即使在偏向正面表現的電子遊戲裡,孫權的形象也非常的復雜繁多。

在光榮的《三國志》裡,因為多次親征北伐,還能夠『親射虎』,孫權在《三國志1》裡的武力值非常高,高達93點,智力也有94點,是三位君主中屬性之和最高的,武德極其充沛。

往後幾作《三國志》,孫權的武力值雖有所下降,但是還是維持在武將的平均線之上,直到《三國志8》孫權的武力值才跌破70,此後一直維持在67左右,一個遊戲初代武力值高達93點的人,在《三國志13》的過場動畫裡成了『不渴求天下』『敬重黃土,愛惜百姓』的仁君典范。

到了光榮的《真三國無雙》,孫權的形象又一次發生了變化。

為了與霸氣的孫堅以及勇猛的孫策區分,從5代開始孫權就失去了他的胡子,雖然長得很像呂佈,也有征服天下的野心,但是卻多了一分年輕人的稚嫩與不符合年齡的沉穩。

《三國殺》中的孫權,雖然形象依舊年輕,但是卻儼然成了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與雄才大略的君主。

技能制衡就很好的體現了孫權在位時期對東吳各方勢力的平衡,即使生前親征多有敗績,卡面中的孫權也總是手拿觥籌與寶劍,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氣魄躍然屏幕,霸氣遠甚蜀漢白手起家的開國君主昭烈帝劉備。

時而氣吞寰宇豪邁霸氣,時而年輕輕佻瀟灑灑脫,即使都是正面表現,孫權在不同遊戲中的形象都大有不同,更別說在人物表現上要更加立體與多元化的影視劇中的形象了。

沒錯,說的就是新老三國電視劇中的孫權,老三國孫權是胸有大志卻力有不逮,霸氣不足和藹有餘;新三國孫權雖然精於謀略城府頗深,卻過於刻薄寡恩,呂蒙也因為不聽將令遭到孫權暗害。

渣權、孫十萬、大帝,這些稱呼放在孫權身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面對曹操大舉南下孫權豪氣力排眾議堅定抗曹,面對東吳內部復雜的政治環境孫權也必須收斂心性玩弄陰謀權術,幾次親征是他勇敢無畏的表現,接連戰敗也是因為實力不濟無可奈何。

雖然沒有劉備白手起家、興復漢室的大義,也沒有曹老板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雄心,但能在三國亂世稱雄一方,即使身上爭議從不間斷,也已不愧為一時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