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之戰:曹操圍點打援,審配寧死不降!。《網路歷史》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

兩年後,袁紹病逝。

因為袁紹生前沒有安排好繼承人,這導致袁紹的幾個兒子互相爭鬥。

趁著這一機會,曹操越過黃河,進攻袁譚、袁尚,後者連續吃到敗仗,隻能退而固守。

之後,曹操聽從謀士郭嘉的計策,暫且撤軍,坐待二袁內鬥。

不久,袁譚、袁尚果然為爭位發生火拼。

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曹操乘二袁火並之際,發兵河北,欲一舉平定河北。

在此背景下,鄴城之戰隨即爆發。

眾所周知,鄴城是袁紹集團的都城,這場戰役的走向,直接關系到曹操平定河北的大局。

具體來說,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曹操渡過黃河。

曹操派人堵住淇水,使其流入白溝,以便運輸軍糧。

同年二月,袁尚又到平原去進攻袁譚,留下審配、蘇由鎮守鄴城。

曹操進軍到洹水時,蘇由就出城投奔曹操。

不久之後,曹操大軍到達鄴城就發動了進攻。

在留下曹洪繼續攻打鄴城後,曹操親自率軍擊敗了尹楷、沮鵠等袁尚的部將。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顯然為曹操攻陷鄴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曹操連續取得勝利後,易陽縣縣令韓范、涉縣縣令梁岐都獻出縣城,投降曹操。

曹操采納徐晃的建議,將韓范、梁岐都封為關內侯。

眼見投降曹操能夠獲得封賞,黑山軍首領張燕派使者來拜見曹操,請求派軍協助曹操進攻袁氏兄弟,曹操委任他為平北將軍。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五月,曹操把漳河引入壕溝,完全斷絕了鄴城內外的聯系。

在長期的圍困下,鄴城中的將士和百姓損失慘重,士氣更是極為低落。

當然,曹操沒有急於攻城,而是采用了『圍點打援』的計策,也即吸引袁尚回師救援,從而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七月,袁尚率軍一萬餘人回救鄴城。

在未到前,袁尚派遣李孚入城了解情況。

審配等人看見李孚,悲喜交加,將鄴城的情況悉數告知。

袁尚知道鄴城情況危急,來到距鄴城十七裡的陽平亭,在滏水邊紮營。

晚上,袁尚在城外點火告知城中守軍,審配在城中也點火相應。

緊接著,審配率軍出城,駐在城北,準備與袁尚內外夾擊,沖破曹軍的包圍。

不過,曹操對於袁尚的到來,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此基礎上,曹操先是迎擊放棄城池加持的審配,後者抵擋不住,隻能退回鄴城。

在擊敗審配後,曹操又回師進攻袁尚,後者同樣是節節敗退。

對此,曹操調集兵力包圍了袁尚的營寨。

考慮到實力上的差距,袁尚乘夜逃走,退守祁山。

而曹操繼續追擊,袁尚全軍潰散,曹操雖然沒有抓住袁尚,但是,因為其俘獲了袁尚的全部輜重,得到袁尚的印綬、節杖、黃鉞以及衣物等,這依然能稱得上大獲全勝了。

得知袁尚兵敗的消息後,鄴城的守軍更是失去了僅剩的鬥志。

盡管審配還是命令將士堅守下去,可是,大勢不是審配可以扭轉的。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戊寅《初二》,審配的侄子審榮乘夜打開城門,放曹軍入城。

審配被曹操俘獲前,下令處死了辛評一家《辛評的弟弟辛毗已歸降曹操》,這促使辛毗對審配痛恨不已。

取得鄴城之戰的勝利後,曹操一開始不願意處死審配。

但是,審配意氣雄壯,始終沒有屈服的言辭,在場的人沒有不嘆息的,而辛毗等又號哭不已,曹操於是殺了他。

審配寧死不降的行為,獲得了後人的稱贊,比如羅貫中就在《三國演義》表示:『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命因昏主喪,心與古人參。

忠直言無隱,廉能志不貪;臨死猶北面,降者盡羞慚』

鄴城之戰後,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安陽鄴城,朝政此後皆從此出,而漢獻帝劉協的都城許昌則隻留些許官吏。

等到曹操進位魏公,建立魏國的時候,更是直接將鄴城作為都城。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全面平定了冀州和青州。

於是,曹操上表讓還兗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敗後,逃奔幽州刺史袁熙。

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到烏桓。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餘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烏桓襲擾邊境的問題,親自率軍北征,在白狼山大破烏桓,袁尚、袁熙敗逃遼東。

面對實力來到巔峰的曹操,割據遼東的公孫康自然不敢得罪。

於是,公孫康立即斬殺袁尚、袁熙,並將其首級獻與曹操。

至此,曹操完成了徹底消滅袁紹集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