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時期的荊州,有著絕佳的戰略意義。
一是錢糧充足,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富饒之地;二是才子輩出,這得益於劉表治理荊州期間,曾大肆提倡文學交流;三是地理位置,它位於天下腹地,又有長江為依,可迅速抵達全國各地。
基於以上這些優勢,曹劉孫三家都對它無比覬覦。
劉表死後,圍繞荊州的戰役始終沒有停止。
最值得一提的,是蜀漢政權對於荊州的執念。
因為荊州,蜀國第一大將關羽遭至殺身之禍;而為了重新奪回荊州,劉備甚至舉全國之力伐吳,最後不敵陸遜,亦慘遭重創而離世。
正因如此,有不少讀者甚至提出:如果當初鎮守荊州的是趙雲而非關羽,那麼荊州可保無虞。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合不合理呢?
在筆者看來,倘若劉備派趙雲鎮守荊州,是完全能輕松守住,到時三國大勢也將改變。
理由主要有四點:
其一,趙雲忠誠可靠。
從諸葛亮《隆中對》能看出,荊州對劉備集團的戰略性,可謂是不言而喻。
因此當劉備入蜀時,荊州便需要他人親自鎮守。
能擔當這個重任的,首先得是劉備的心腹之人。
所以劉備剛入蜀時,諸葛亮主掌荊州,關羽輔助之;後來龐統意外去世,諸葛亮隻好入蜀協助劉備處理政務,這個重擔便落到了關羽身上。
在劉備心目中,趙雲的分量應當與關羽張飛等同。
《三國志·趙雲傳》註引《雲別傳》記載:『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
遂隨先主至荊州』劉備不僅與趙雲同吃同睡,還委托後者秘密在袁紹眼皮底下募兵。
因此不難發現,劉備對於趙雲,是非常器重的。
縱觀歷代帝王用人,先不說能力如何,值得信賴的忠誠之士,往往才是他們首先考慮的。
其二,趙雲有儒雅氣。
關羽失荊州時,有一點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他性格中的『剛而自矜』,引起了糜芳和士仁的暗中記恨。
後來呂蒙進取南郡,此二人也立即望風而降。
由此可見,關羽沒有處理好人際關系,這才為日後傾覆埋下了深重隱患。
如果換成趙雲,則很大程度上能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眾所周知,趙雲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是一位典型的儒將。
盡管趙雲的性格太過正直,但在筆者看來,他很有容人之量,也很能服眾。
關於這一點,不妨參考另一位儒將——曹魏名將李典的例子。
《三國志·李典傳》記載:『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
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顯而易見,李典也是一位典型的儒將。
因為他不愛爭功,又禮讓士大夫,所以眾人都對他們很敬佩,拿他當長者來對待。
而陳壽又在《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關羽輕視士大夫,而像趙雲、李典這樣的儒將卻很尊敬士大夫。
所以讓趙雲鎮守荊州,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下屬反叛的例子。
除此之外,趙雲的儒家氣量還讓他愛民如子。
在君臣一心之下,荊州內部可謂是固若金湯。
其三,趙雲有大局觀。
在荊州這件事上,關羽表現地很有進攻性。
倒也不能說他功利性太強,隻能說關羽與劉備兄弟同心,知道後者的雄心壯志,所以關羽才會兵出南郡,發動襄樊之戰。
而反觀趙雲,他生平謹慎、做事小心、為人恪守原則。
劉備給人的任務是鎮守荊州,趙雲便一定會殊死完成這個任務。
除此之外,趙雲不會有其他想法。
總結起來就是,趙雲有大局觀。
如果他能鎮守荊州,必然會處理好與東吳之間的矛盾。
關羽對待東吳,可不是很友好。
他不僅將整個東吳視作鼠輩,還出言嘲諷孫權。
後者曾想要為自己的兒子求親,誰知關羽竟以一句『虎女焉嫁犬子』回絕。
如此一來,孫權豈能不痛恨關羽?
而反觀趙雲,他會始終與東吳方面保持著友好關系。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當年,便舉全國精兵伐蜀。
對此,多數朝中大臣表示贊同,就連一力促成孫劉聯盟的諸葛亮,也保持默認態度。
唯獨秦宓和趙雲表示反對。
趙雲進諫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前面說,趙雲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所以在他的理念中,忠於漢室才是前提,而這也是他始終支持孫劉聯盟抗擊曹操的根本原因。
因此當趙雲鎮守荊州時,他必定會與東吳方面保持著密切聯系。
而並非像關羽一樣,肆意羞辱江東士族。
其四,趙雲智勇雙全。
當然,作為一個優秀的戰將,其智謀遠略也是必不可缺的。
《三國志·趙雲傳》註引《雲別傳》中,便提到了趙雲的『空營之計』。
漢中之戰期間,趙雲鎮守後方,忽遇曹操引大軍來襲,蜀將張翼想要關閉城門,可趙雲臨危不懼,『更大開門,偃旗息鼓。
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諸葛亮的空城計,世人皆知。
但事實上,這個故事卻是羅貫中杜撰而來的。
不過在更早之前,趙雲便采取了類似辦法,嚇退了曹操數萬大軍。
單憑此例,可知趙雲智勇雙全。
這麼一位大將,令他去鎮守荊州,又豈能生出閃失來?
若荊州守住,關羽也不會死去,劉備亦不會進攻吳國,導致夷陵戰敗,國力大損,最終三國的歷史也將改變。
參考文獻:
《三國志註》裴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