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章武二年《222年》8月劉備兵敗夷陵退守白帝城,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成都,223年6月劉備病逝之前對後事作了一番安排,以諸葛亮和李嚴為托孤大臣,《三國志》記載:”章武二年,先主征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
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
諸葛亮是蜀漢丞相,劉備托孤給他順理成章,隻是李嚴的任命有點突兀,因為之前李嚴一直在地方任職,從未在中樞出任過要職,在托孤之前李嚴是輔漢將軍兼犍為太守,從太守到尚書令和掌控兵權的中都護,李嚴這個步子邁得有點大,那麼劉備臨終托孤,為何突然重用和提拔李嚴?
原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我們就此分析一下。
劉備的核心班底是長期跟隨自己的元從派比如關羽、張飛和趙雲等人,以及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這兩大派系的核心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因為劉焉和劉璋父子時期益州本來就一直存在東州軍和益州本土派之爭,所以214年劉備入主益州後,蜀漢內部除了原有的元從派和荊州集團之外,又多了東州集團和益州本土集團。
先來了解一下何謂東州軍:東漢末年諸侯混戰民不聊生,天下十三州中除了遠離中原的交州之外,劉焉和劉璋父子長期經營的益州《包括漢中在內》相對穩定,所以失去家園的流民很多湧入到了益州,這其中又以戰亂頻繁的關中之地和天下第一大郡南陽郡的流民最多,這些流民被劉焉父子利用編練成軍,東州軍因此應運而生,它是劉焉父子用來制衡強大的益州本土派的重要力量,其中李嚴、吳懿等人是東州軍的代表人物。
劉備入主益州後迅速拉攏東州軍為己所用,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劉備迎娶了東州軍代表人物之一吳懿的妹妹也就是劉璋的寡嫂吳氏為妻,不過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元從派和荊州派,益州本土派雖然受到三方的打壓,但仍有一定話語權,幾方勢力的矛盾並沒有十分突出。
不過在關羽兵敗痛失荊州和劉備伐吳兵敗夷陵之後,元從派和荊州派損失慘重《劉備伐吳的主力都是荊州出身之人,比如馮習、張南、傅肜等等》,包括關羽、張飛、黃忠、馬良等一大批猛將和謀臣紛紛去世,光靠元從派和荊州派已經無力強行壓制益州本土派,所以這個時候加大拉攏東州軍就成為了劉備的當務之急!
也正因為如此,劉備在兵敗夷陵後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先是222年拜東州軍的領軍人物李嚴為尚書令,223年病逝前又委任他為中都護,是名副其實的諸葛亮之下第一人。
而且從李嚴”留鎮永安”也能看出劉備的良苦用心:魏延鎮守漢中防備曹魏,諸葛亮在成都中樞統領全局,李嚴在永安防備東吳,有東州軍的配合,元從派和荊州派仍然可以壓制得住益州本土派,至於李嚴後面獲罪被廢為平民,諸葛亮死後雖有蔣琬、費禕、董允等人的努力,但是益州本土派的崛起已是不可阻擋,在蜀漢後期朝中占據上風那是後話了。
有些觀點想當然的認為劉備之所以臨終前提拔和重用李嚴是為了掣肘諸葛亮,可能有這個因素在內,但真正的原因絕非這麼簡單,聯合和拉攏東州軍共同壓制益州本土派才是劉備臨終前重用李嚴的關鍵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