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稱呼有好幾個,比如客氣的尊稱有劉皇叔、劉使君和劉豫州《劉備曾出任豫州刺史,使君是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所以這兩個的意思是一樣的》以及左將軍等等《諸葛亮初出茅廬時稱劉備為將軍就是源於此》,當然也有對手對劉備的蔑稱比如呂佈就曾怒斥劉備為『大耳賊』。
這些稱呼中無疑劉皇叔最為尊榮,不過令人有點不解的是,赤壁之戰時諸葛亮過江力勸孫權和劉備結盟曾在江東舌戰群儒,當時諸葛亮無論是對孫權還是面對江東上下都是稱呼劉備為劉豫州。
比如『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等等,那麼諸葛亮為何稱呼劉備為劉豫州而不是劉皇叔?
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當時劉備的實力很弱小,兵不過萬餘《即使加上劉琦的一萬水軍也才兩萬餘人》,地盤也隻有江夏的夏口一帶,實力遠不能和占據江東六郡的孫權相比,如果不和孫權聯手劉備遲早會被曹操所滅,所以諸葛亮過江遊說孫權結盟姿態肯定要放低。
此時劉備有兩個職位在身:一個是他被呂佈擊敗依附於曹操後,曹操表奏其為豫州刺史;另外一個是曹操擊敗呂佈後劉備跟隨曹操一起到了許都,漢獻帝得知劉備乃漢室宗親後不僅認了劉備為皇叔,還封他為左將軍。
按照東漢官制,左將軍俸祿月奉百八十斛、秩中二千石,級別在月奉百二十斛、秩二千石的州牧《刺史》和郡守之上,那麼當時孫權身居何職?
孫策死後孫權被東漢朝廷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討虜將軍隻是個雜號將軍,遠在左將軍之下,倒是會稽太守和豫州刺史級別上是平級的都是秩二千石。
劉備派諸葛亮過江遊說孫權結盟,自己實力遠在孫權之下其實就是有求於人《要不然諸葛亮也沒必要費那麼大功夫口水說幹了舌戰江東群儒》,所以諸葛亮如果處處在孫權和江東眾人面前一口一個左將軍或者是劉皇叔,擺明了就是高人一等的姿態;隻有稱劉備為劉豫州才能和孫權在級別上對等,也能做到不卑不亢。
一個小小的稱呼背後卻能折射出不少問題,在當時的情形下,諸葛亮稱劉備左將軍和劉皇叔都不合適,隻有劉豫州才是最恰到好處的稱呼;想一想當時江東上下本來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和劉備結盟,如果諸葛亮開口閉口劉皇叔和左將軍,或許會惹怒江東上下,反而增加聯孫抗曹的難度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