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為何諸葛亮一上來就要殺魏延?可能有三大原因。《網路歷史》

魏延是蜀漢重要的大將之一,除了關張趙馬黃五人之外,剩下的就是他了,如果有六虎上將,第六人魏延是當仁不讓。

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魏延都深受劉備信任,在219年拿下漢中之後劉備排除眾議甚至放棄了張飛選中了魏延出任第一任漢中太守,魏延也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和重托,駐守漢中近十年之久曹魏無可乘之機,他定下的漢中防守策略甚至影響了王平,吳懿等人,日後漢中之所以那麼快被鐘會突破,責任不在魏延而在薑維《這個話題有點大,此處不詳說》。

在蜀漢後期將才凋零的情況下,魏延堪稱蜀中第一大將,可是這樣一位能力出眾的名將卻很不受諸葛亮待見,不說劉備死後諸葛亮一直壓制和不重用魏延,隻說在赤壁之戰後劉備拿下長沙後,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一上來就要殺魏延,演義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

玄德驚問孔明曰:『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

』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曰:『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

望軍師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

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喏喏連聲而退。

兩人之前沒見過面,當時魏延也隻是一個小將而已,兩人之間肯定互相也不認識,而且劉備能拿下長沙魏延功勞最大,為何諸葛亮一上來就想咔嚓了魏延,最後還是在劉備的勸說下還要恐嚇了一番魏延之後才罷休?

可能有三大原因,我們分析下。

第一,諸葛亮士族出身,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為人方正傳統,當時剛投效輔佐劉備沒多久,還沒有日後那麼變通,崇尚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所以他對魏延『食其祿而殺其主』以及『居其土而獻其地』的所謂不忠不義的舉動深惡痛絕。

蜀漢三大謀士中,諸葛亮偏理想主義,龐統和法正偏現實主義,這樣的事情如果是龐統和法正遇到,他們要麼和劉備一樣不以為然一笑置之,要麼可能還會對魏延加以重用,絕不會像諸葛亮一樣一見面就要咔嚓了一位立下大功的投降人員。

第二,可能和關羽有點關系。

關羽說只要五百校刀手就能拿下長沙,沒想到碰到黃忠這個武力不在他之下的硬茬,如果不是魏延反水關羽有可能會鎩羽而歸,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拿下長沙後關羽前去拜訪黃忠結果吃了閉門羹,黃忠托病不出閉門不見,關羽的長沙之行對關羽來說一點也不順利,臉上無光;諸葛亮此舉可能有替關羽挽回點面子的意味。

第三,不得不說,這是劇情發展的需要。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崇尚尊劉,為了突出關羽趙雲諸葛亮三人,演義裡不僅虛構了不少情節,而且有些事實和正史中也不符合,就拿魏延來說,魏延功利心重,諸葛亮死後他爭權奪利是肯定有,但是要說他謀反這個就和史實不符了。

但是演義裡安排的情節是諸葛亮料定自己死後魏延一定會反,為此他還提前安排了馬岱在關鍵時刻斬殺了魏延以絕後患。

所以諸葛亮一見魏延就說人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其實就是劇情發展的需要,提前埋下了伏筆,使得日後殺魏延不至於那麼突兀,從而驗證諸葛亮對魏延判斷的正確性。

分析後不難理解演義裡為何諸葛亮一上就要咔嚓殺了魏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