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隆:曹魏第一直臣,魏明帝曹叡的老師,臨死前警告小心司馬懿。《網路歷史》

曹魏最終亡於司馬氏之手,固然是因為司馬懿陰狠毒辣、權謀無雙,但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太能作絕對也是原因之一。

曹叡執政後期,大興土木、廣采眾女徭役繁重民不聊生,曹魏的統治大失人心,所以司馬家才有機可趁。

記得之前讀呂思勉先生《三國史話》,裡邊說『魏文帝本來無甚才略。

死後,兒子明帝繼立,荒淫奢侈,朝政更壞』。

當時很不理解,因為歷史上對曹叡的評價可以說是褒揚多於批評的,雖然在位後期曹叡不太著調,但還是比較有能力的,怎麼成了『荒淫奢侈』呢?

讀完《三國志·高堂隆傳》,小編感覺呂思勉先生這麼說曹叡,不是沒有道理的。

《高堂隆傳》加上裴松之註,有6099個字之多,其中絕大多數篇幅都是高堂隆勸諫曹叡不要建宮殿、不要建宮殿、不要建宮殿……而曹叡雖然沒有因此怪罪高堂隆,但依舊我行我素,該建建,該玩玩。

曹叡的老師

高堂隆,字升平。

泰山郡平陽縣《今山東新泰》人,西漢經學家高堂生的後代。

建安十八年《213年》,高堂隆被曹操任命為丞相軍議掾,改任歷城侯曹徽的文學《侍從之官》,又轉任歷城國國相。

曹操去世時,曹徽不但不哀痛,反而四處遊獵,高堂隆嚴厲勸諫,盡到了職責,後擔任堂陽縣縣長。

黃初三年《222年》,高堂隆被任命為平原王曹叡的王傅,從這個意義來說,高堂隆是曹叡的老師。

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任命高堂隆為給事中、博士、駙馬都尉。

曹叡登基伊始,群臣認為應該大擺筵宴。

高堂隆說:『唐堯、虞舜有極靜之癖,殷高宗有不言之癖,因此德行深厚,光被四海』認為不宜大擺筵宴,曹叡敬納了他的意見。

一直在勸諫

作為皇帝之前的老師,高堂隆還是比較受曹叡尊敬的,所以一開始高堂隆的建議,許多曹叡都采納了。

但在青龍《233年-237年》年間,曹叡開始大興土木,興建宮殿、高臺等各種建築,高堂隆則開啟了『一直勸諫』的模式,我們簡單摘錄一些:

『從前周景王不沿遵文王和武王的德行,不理會周公旦的制度,既鑄造了大錢,又建造大鐘。

單穆公勸諫也不聽,泠州鳩批評也不理會,迷途不返,周朝國運因此而衰弱。

但是,今天一些小人,喜歡敘說秦漢的奢侈靡麗的生活,用以迷惑您……這是自取亡國』

『‘如果君王大修高臺,天火作災。

’這是因為君長隻知道修繕宮室,不知道百姓的困苦,所以上天應之以幹旱,火災從高殿而起。

上天提出鑒誡,讓災異告訴陛下:陛下應該尊崇人道,愛惜民力,以順天意』

『夏、商末世,他們不恭敬地聽取上天的明訓,隻聽信諂言,隨心所欲,不修明德,所以很快亡國了。

太戊、武丁,看見災異而感到恐懼,趕緊聽從上天的勸誡,所以迅速興盛壯大。

當今如果停止各種勞役,崇尚節儉,廣施德政,處處遵循帝王的禮德,翦除天下大患為民興利,那麼,你就可以成為繼三皇五帝之後的偉大的帝王』

『而今吳、蜀兩個敵國,決不是勢單力薄的小賊。

他們占據天險,擁兵眾多,各自稱帝,想和中國爭一高低。

如果有人來報告說,孫權、劉禪都講究道德修養,主張節儉,減削租賦,不沉湎於玩好,尊重長老,遵守禮則。

陛下聽後,難道不會對其警惕嗎?

如果有人說,孫權、劉禪窮兇極惡,勞民傷財,日甚一日。

陛下聽後,難道不會勃然忿起,想要討逆伐賊,解救百姓嗎?

總而言之,高堂隆一直在引用上古三代帝王以及西漢的事跡來勸諫魏明帝曹叡,曹叡雖然認真閱讀高堂隆的奏章,也受到一些觸動,卻依然我行我素,並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

而且除了高堂隆,陳群、辛毗、蔣濟、高柔、楊阜等人也多次直言勸諫,但依然沒有改變曹叡的想法。

臨死勸曹叡警惕『鷹揚之臣』

晚年高堂隆得病很重,無法寫字,隻能口述奏書說:『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

曾子說:‘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臣下患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恐怕不久人世。

我最擔心的是自己的一腔忠言沒有完全傾吐出來。

臣下的赤誠,自然不敢與曾子相比,但還是希望陛下稍稍聽我幾句善言。

高堂隆臨死前的勸諫,是提醒曹叡警惕鷹揚之臣:本朝初上蒼曾發出警告,宮裡燕子巢穴中發現有一雙怪鳥全身艷紅,這是帝國最大的奇聞趣事,應該嚴防猛鷹飛揚的官僚,以免禍起蕭墻

我個人建議,最好讓諸王在封地內建立軍隊,像棋子一樣在全國星羅棋佈,分佈在全國重鎮,拱衛皇室保護中央,維護首都所在的京畿。

其實看出司馬懿有野心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高堂隆作為曹叡的師傅,說話比較直接,明確告誡要曹叡嚴防鷹揚之臣,並且提出了建議,讓曹魏宗室諸王在各地建立軍隊,以拱衛皇室。

先不管這個建議是否靠譜,但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隻可惜高堂隆臨終之言也沒有引起曹叡的重視。

縱觀高堂隆一生,一直在試圖把魏明帝曹叡拉回正確的軌道上,可惜曹叡似乎就像著了魔一樣,不顧民生,隻是貪圖享樂。

無奈之下,高堂隆臨終發出了肺腑之言,希望曹叡能讓曹魏宗室掌控軍隊,嚴防鷹揚之臣,可惜也沒有在曹叡心中濺起水花……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註》、呂思勉《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