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漢靈帝重病去世,嫡長子劉辯繼位為帝,是為少帝。
由於少帝年幼,政事多由其當前的何太後掌控,就此何太後的外戚勢力何進手握大權。
當時宮中的宦官不願讓大權落入何進手中,於是他們密謀誅殺了何進,然而在何進被殺後,其部將率軍入宮,虎賁中郎將袁術攻打宮城,焚燒青瑣門,袁紹與其叔父袁隗等人直入宮中誅殺宦官。
張讓等人在無奈之下,隻能挾持著少帝與陳留王劉協等人出城到北邙山避禍。
此時率軍駐紮在洛陽不遠處的董卓看到洛陽大亂,就此帶兵靠近洛陽,他在北邙山遇到了劉辯與劉協等人,就此開始掌控朝廷。
當時袁紹見董卓擁簇著少帝等人,帶著軍隊進入洛陽,心中十分恐懼,當時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稱董卓擁有強兵,居心叵測,應該早些采取措施,否則將要陷入被動之中,他建議袁紹發動突襲,一舉將董卓拿下,但袁紹由於心中害怕而沒有輕舉妄動,就此錯失良機。
當時董卓希望得到世家的支持,想讓袁紹輔佐他自己,卻被袁紹拒絕。
不過袁紹在此之後,也不敢久留洛陽,於是他返回冀州,後來更是帶領關東各路諸侯討伐董卓。
當時董卓畏懼關東諸侯的聲勢,他擔心太傅袁隗會成為袁紹等人的內應,因而將袁隗全家誅殺。
不過即便袁紹出兵攻打董卓,導致了袁隗全家被殺,而公孫瓚在討伐袁紹時,也將這件事寫入了繳文之中,但後世似乎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對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多有指責。
相比之下,後來馬超帶兵反叛,在潼關與曹操對峙後,曹操返回鄴城就將馬超的父親馬騰一家人盡數誅殺這件事,對馬超的影響就大得多了,馬超因此而背負上了不孝的名聲。
當時曹操派出鐘繇和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而攻打漢中張魯,由於此番出征要經過馬超等涼州諸侯的領地,因此馬超、韓遂等人認為曹操要攻打並吞並涼州,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聯合關中各路諸侯十部,功績十萬大軍起兵反曹。
當時關中聯軍以韓遂為都督,與曹魏將領曹仁對峙與潼關。
七月時,曹操親率大軍出征,他采用離間計的方式,成功的讓馬超與韓遂等人離心,就此各個擊破。
在擊敗馬超後,曹操返回鄴城,抓捕了鄴城的馬騰、馬休,馬鐵等人,並將馬騰誅了三族。
在此之後,馬超背上了弒父的名聲。
從結果上看,袁氏兄弟起兵反叛董卓,導致袁隗及其一家被殺,與馬超起兵反叛曹操,導致馬騰等人被殺是相似的,但實際上,兩者的性質並不相同。
袁隗不過是袁紹和袁術的叔父,雖然袁紹起兵導致了袁隗等親人的喪命,但當時袁隗並非董卓的人質,更何況當時袁氏家族內部分裂,袁紹反對立漢獻帝,但袁隗卻堅定的站在了董卓這一邊,這都是個人的選擇。
在袁紹逃出洛陽時,袁紹就已經和袁隗分裂了。
反觀馬超則不一樣,當馬騰帶著兒子去許都時,根本就沒有與馬超理念不合,不僅如此,馬超為了拉攏韓遂,他甚至對韓遂說出了放棄父親,並讓韓遂放棄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當兒子的話,可見馬超當時為了造反謀取更大的權力,他是真不怕害死自己的親生父親。
正因為馬超的心夠狠,這才會被人詬病。
筆者認為,袁紹討伐董卓導致袁隗被殺,與馬超叛變導致馬騰被殺並不是同一個性質的事情,而袁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野心而造成家人被殺,馬超則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犧牲族人,因此馬超自然會被後世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