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就不得不說司馬懿和諸葛亮這對對手,無論到什麼時候,這兩人都要被後人拿來比較一番,而在《晉書》當中,記載著這樣一件事,司馬懿與諸葛亮雙方在交戰,蜀漢這邊的使者來訪,司馬懿並沒有談論其他的話題,而是問諸葛亮最近飯量多少,並以此斷定諸葛亮命不久矣。
先是,亮使至,帝問曰:諸葛公起居何如?
食可幾米?
對曰:三四升。
次問政事,曰: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
帝既而告人曰:諸葛孔明其能久乎!其意思就是司馬懿在問諸葛亮生活上起居如何,飯量多少,從中就斷定諸葛亮命不長了,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說明蜀漢的制度是延續漢朝的制度,在漢代時一升就是二百毫升,大米的密度約為0.8kg/dm,也就是說200毫升的米大概是0.16千克,即160克。
三四升也就是600毫升到800毫升,我們取個中間值700毫升算,那麼諸葛亮的飯量就是560克左右。
在今天一天能吃一斤米看似是很多的,但是在物資匱乏的古代是肯定不夠的,古代不像現代有這麼好的條件,可以多補充一些高熱量的食物,當時的人們全靠主食來補充能量,再加上諸葛亮是全軍主帥,每天要處理的軍務自然是更多,所以這點米是真心不多。
這一點,從當時漢代士兵的口糧就能知道。
《漢書》記載,漢代邊關將士的口糧是每天11升米,差不多是諸葛亮的三倍,可見諸葛亮吃的實在太少了。
每天如此,換成任何一個人估計都受不了,一國之帥,幹得多吃得少,這樣豈能長久?
還有就是因為司馬懿一直鬥不過諸葛亮,這樣的說法也隻是為了鼓勵他的手下,告訴大家,好好的等著,諸葛亮的命不長了。
而有人還認為連作為全軍主帥的諸葛亮都吃的如此至少,那麼蜀國的軍糧肯定不多了,不久蜀國就會退兵。
所以司馬懿這話的另一個含義也是告訴大家諸葛亮的軍隊撐不了多久了。
而小編我的觀點就是過度美化司馬懿,兩國交戰使者來訪,一般對方都不會給好臉色,但司馬懿不但不生氣,反而關心起諸葛亮的飲食起居,顯得悠閑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