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到200年,官渡之戰,曹操2萬兵馬,對戰袁紹10萬兵馬,
這是歷史上以弱制強的經典戰役。
換句話,就是強隊輸給了弱隊。
身份顯貴四世三公的袁紹,率10萬大軍,糧食眾多,又有諸多謀士追隨,
最後輸給了身份低於他,隻有2萬兵馬,糧食還不夠的曹操。
這是為何?
最大的原因,恐怕是人多卻內耗。
1 袁紹手下人多派系多,決策慢
身份顯貴,四世三公,袁紹手下人多沒錯,將才多謀士也多。
謀士有沮授、田豐還有張郃、審配、許攸等。
可惜謀士人多派系也多,其中有潁川派,河北派,還有一個袁紹的嫡系南陽派。
其中潁川派主張大決戰,速戰速決,不給曹軍喘息機會。
河北派則主張持久戰,休養生息,拖住缺少糧草的曹軍。
袁紹嫡系南陽派支持潁川派,主張速戰速決。
於是田豐沮授等河北派就被關押的關押,排擠的排擠。
內部派系多,讓主帥袁紹在決定戰略戰術時,猶疑不決,貽誤戰機。
2 主帥袁紹,缺少戰略眼光,不果決,不識人
從十八路諸侯打董卓時,就能看出盟主袁紹戰略不足。
諸侯內鬥不斷,袁紹獎罰不明,不能乘勝追擊,導致軍心渙散,敗於董卓。
如今,袁紹大軍,似乎是歷史的重演。
如果說十八路諸侯,有各自統帥的小心思,那麼在袁紹治下,依然有很多內耗,就是主帥自己的統治能力了。
袁紹本人缺少戰略眼光,他比曹操慢了不止一步。
先天條件優於曹操,早早就做盟主的他,
居然讓曹操領先占據黃河重要渡口,提前挾天子令諸侯。
這裡可看出袁紹的戰略眼光不太行。
再看袁紹,遇事不決隻聽自己愛聽的,不善識人。
袁紹從前統領十八路諸侯,風光無限,做事猶豫。
如今十萬大軍,攻打曹軍,他還是如此。
先是戰略猶豫,問這個問那個,後來偏袒速戰派,打壓持久派。
戰術上,隻聽自己愛聽的。
提議持久作戰的河北派謀士,田豐被關押,後因袁紹戰敗遷怒而被殺。
沮授建言守糧草又被關死囚。
兩個謀士都沒好下場,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就是許攸。
這個投機的謀士許攸,本想報信袁紹,曹操糧草匱乏換得獎賞。
可惜袁紹隻聽自己要聽的,不信許攸,最後導致他幹脆反叛投曹,幫他拿下重要戰機。
3 可怕的是,對手比你會用人,內耗少
和袁紹隊伍內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手曹軍。
曹操和袁紹曾有故交,當初十八路諸侯時,曹操還在袁紹領導下。
當初,他就為袁紹猶疑不決,憤而出走。
如今, 曹操更是成了袁紹的對手。
曹操是宦官之後,出身不如袁紹,曾被袁氏家族輕視。
他勵精圖治,禮賢下士,特別重視人才。
持續近一年的官渡之戰,曹操2萬兵馬同樣疲憊不堪,人不如袁紹多,糧食還匱乏。
曹操有郭嘉、荀彧等,謀士數量不如袁紹。
但曹操治下人才質量不差,並且沒有復雜派系鬥爭。
官渡之戰,曹操謀士荀彧定下曹軍以弱制強,出奇制勝的基調。
“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
公以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
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
“
曹軍謀士郭嘉給出『十勝十敗』論,大大鼓舞曹軍士氣。
他從個人能力、施政措施、胸襟氣度、用人韜略等等方面分析了袁紹與曹操的優劣勢。
此論一出,謀臣武將立即振奮,堅定必勝決心。
曹操重用和他惺惺相惜的郭嘉,也重用一心為漢室荀彧的戰略。
他甚至還能聽見從袁紹軍叛變而來許攸的計策。
明知許攸有投機心,但曹操有自己的判斷,他敢用人,也會判斷。
聽到許攸計策先探聽計策,再親率騎兵攻擊袁紹糧草大本營。
袁紹猶豫,曹操果決。
袁紹重用嫡系偏聽偏信,曹操兼聽則明。
袁紹剛愎自用,曹操有危機感。
內耗太多,偏聽偏信,袁紹縱然兵多糧多,還是敗給了曹操,這是可以預見的。
寫在最後
內耗這件事,會傳染,還可能傳承。
袁紹當年做十八路諸侯首領,不能獎罰分明,拿身份看人,諸侯內鬥不斷。
後來他統帥大軍,又是謀士、將帥內鬥不已,最後落得強軍敗給弱軍的下場。
等袁紹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又因內鬥,被曹操個個擊破,徹底失去了袁紹打下的江山。
當一個隊伍剛起來時,就像創業,勢單力薄,容易同心協力,同仇敵愾打天下。
可當這支隊伍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面臨派系內鬥,更需要主帥頭腦清醒,公正嚴明,做好內部制衡。
因為,內耗會比外鬥,更快消耗掉一支強大的隊伍。
要做到不內耗,團隊需要頭腦冷靜心理穩定的管理者,個人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心臟。
您說呢?
怡兒想問,以弱制強的官渡之戰,你還看到了什麼值得深思的地方?
本文原創,圖片為網絡精選。
作者王小怡兒,16年城市媒體人,《怡兒話書影》主筆。
@怡兒話書影,一個人一座城,故事裡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