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難容二虎,諸葛亮和李嚴沒有私仇恩怨。
更沒有為爭權奪利鬥爭的你死我活。
李嚴最早是劉表的秭歸縣令。
曹操席卷荊州時,李嚴逃往成都,就被劉璋任命成都令,幹得非常出色。
214年,已經是益州劉璋任命為護國軍司令,率領一支精兵,去抗擊入侵成都劉備,在綿竹打仗,在法正影響下,率軍投降劉備,成為劉備偏將軍。
劉備成都得取勝利後,李嚴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是劉備政權中五人心腹,揚武將軍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興業將軍李嚴。
還有劉禪的老師,掛名軍師校尉的諸葛亮,他還沒有話語權。
他們一起為蜀漢制定建國章程,治理混亂,法紀松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官員隨意作為的不穩定社會秩序,定出《蜀科》成為蜀漢的法律體系的基礎。
劉備去奪取漢中和曹操幾十萬大軍作戰時,死生未卜,成敗難測,國中的強盜馬賊馬秦 高勝等,在郪縣領兵造反,招集隊伍數萬人叛亂,打到離成都不遠的資中縣,勢頭很猛。
李嚴不待劉備命令,發兵隻率本郡守城的五幹人就主動出擊,鎮壓動亂隊伍,斬殺馬秦,高勝。
使動亂者四散逃跑再回家中,又作農民種田去了。
李嚴為劉備在後方穩定,保證劉備在前線抗曹,奪漢中之戰的大捷做出貢獻。
不久後,越嶲郡羌夷帥高定,又率領羌人圍攻新道縣。
李嚴率軍出擊,馬到成功,高定被打敗後逃走。
劉備漢中大捷成漢中王,回成都後,加封李為輔漢將軍,繼續為犍為太守。
是劉備的第一個軍政全權大員。
同期諸葛亮隻是掛名軍師中郎將。
張飛在閬中匯軍時被部所殺,劉備為保證兒子劉禪安全,給諸葛亮一些軍隊為校尉。
李嚴不但軍事上主動強勢作為,而且成功多勛有著,吏治上鑿通天社山,修通沿江大道,大興土木,把成都搞得煥然一新,以致吏民樂悅之,也為新成都開拓設想,要建設富裕漢蜀,使漢蜀勝過中原,觀樓壯麗成為第一人間美麗城市的,做了很多蘭圖遠景。
當然因曲高和寡,性情孤傲,難以與人相處。
又是在建國初期,和同僚觀點,意見,想法,不和。
理想更相去甚遠。
大家對他都持反對態度,爭執更多,江州都督楊洪一氣之下辭職不幹 。
牙門將王沖更發生打架摩擦,李嚴有軍有權有勢,王沖自知被其所恨,害怕報復被誣陷罪名而叛逃投魏。
李嚴自視甚高,同級的輔匡護軍將軍,地位相等,歲差不多,李嚴也不去主動與他來往。
雖是蜀國早期支柱之一。
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
劉備伐吳,在夷陵之戰中,指揮錯誤,將土消積作戰,麻痹大意。
被青年少將陸遜一戰全殲,劉備隻身逃回永安。
先將李嚴召來永安宮,任命他為蜀漢劉備以下,萬人之上尚書令。
必有將國家大事給予意思。
可惜是心高意遠的李嚴,被二世祖劉禪堅決不同意。
劉禪直接不同意劉備安排,讓自己老師諸葛亮成為自己首輔,並軟磨硬泡把一切權力都讓劉備給了諸葛亮。
劉備重病身衰,由著劉禪去想去做,以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
不能不說劉備還是把權力重點,放在李嚴身上。
亂世軍權,重於政權。
李嚴是讀書人,劉備封他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
卻沒有給諸葛亮加爵封侯有假節。
李嚴的都有先辦後奏的權力。
這些權力都給了李嚴。
諸葛亮的權力,是劉禪為他要來的。
劉備安慰他說『你的才能是此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
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
『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喝盡股肱的力量,報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見劉備說諸葛亮才能十倍於曹丕,就是虛的。
當時並不看好諸葛亮。
給李嚴都實實在在真權實惠。
給諸葛亮『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隻有『政事『。
可惜李嚴比諸葛亮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有權不會用,被困在永安五年。
使諸葛亮不但政治勢力強大起來,而且有了自己一支軍隊無當軍,不論政績還是名譽。
都遠遠超越李嚴,在國內外有了相大的影響力。
辦好和吳國聯盟,定平國內叛亂,理順上下關系,把國家大權實握手中。
李嚴這時才能想起自己的治國能力,要和諸葛亮比比治理地方能力,要求給自己分裂巴州,讓自己能力得以發揮使展。
以圖東山再起,並把迷昏湯給諸葛亮喝,要諸葛亮應該受九錫,慫恿諸葛亮進爵稱王。
企圖捧殺諸葛亮。
被諸葛亮識破,加以駁斥,沒有給他巴州刺史,卻讓他鎮守漢中,李嚴也推脫不去。
二人開始鬥智鬥法,逐漸形合影離,諸葛亮在李嚴的同鄉,尚書令陳震提醒下,李正方』腹中有鱗甲『,心術不正,耐制造事端。
要諸葛亮早早收拾李嚴以防後禍。
諸葛亮『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
以其人之道,制其人之身也來捧殺。
二三O年在曹魏大司馬曹真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安康,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
諸葛亮駐軍於城固,赤坂。
連天大雨三十餘天。
諸葛亮上表李嚴為驃騎將軍,趕赴漢中去阻擊曹真,又表其子李豐,接替都督主江州防務。
曹真因為連天大雨魏軍撤退,諸葛亮確使從漢中調走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於陰溪《武山西南》蜀軍大捷。
諸葛亮還又把政事,交給李嚴以中都護辦理丞相府事務。
暗中卻收集李嚴言行。
準備材料到時一擊將李嚴徹底擊垮。
二三一年春天,諸葛亮再次率大軍攻祁山,開始以木牛運輸《滑輪索道運輸》進行北伐。
曹真死了。
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迎戰諸葛亮,諸葛亮搶先到魏地,割麥於上邽《天水縣》。
司馬懿追遂諸葛亮至鹵城,掘深溝為營自守。
沒有交戰。
有了畏蜀軍如畏虎的名聲。
《《資治通鑒》說蜀軍勝斬魏三幹人,《晉書》則魏軍勝,俘獲斬首數萬人。
《三國志》兩種說法均無》。
李嚴以天下大雨,運糧不濟,要求諸葛亮還師。
張郃追諸葛亮兵至木門時中箭身亡,從實際講,諸葛亮割了天水的小麥,軍中暫時並不缺糧草。
後方大雨連天,供應不上糧草是實際但軍中不缺糧草。
李嚴聽說軍隊已撤退。
根據前線回來帶回小麥情況說』軍糧充裕。
怎麼又退軍呢『用意很明顯,是司馬懿己經吃了敗仗,斬了主力軍張郃大將,又能奪取更大勝利,司馬懿也己經缺糧缺草,又是蜀軍在本土作戰,奪取大捷不是沒有可能,說『軍隊偽裝撤退,其實是用來引誘敵人,好其決戰『的時機。
明顯是諸葛亮指揮不利,延誤戰機的大錯誤。
諸葛亮早就抓住了李嚴,督辦根草不力的責任,又有參軍孤忠,督軍成藩傳話諸葛亮讓他撤軍,將李嚴的前後書玩原本手跡遞上劉禪,使李嚴的錯誤和矛盾一下子暴露。
加上李嚴結巴,辭窮理屈,隻得低頭。
被諸葛亮以李嚴本性隻為榮譽利益,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顛倒是非之心,以到如此。
如果這種搞些小恩小惠,心思著家,隻想平穩處世求名,不大憂慮國家大事的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將導致國家的禍敗。
廢李嚴為民,流放樣潼郡。
李嚴生不逢時,和諸葛亮一心要北伐的心意,建功立業格格不入,他是建設管理美好國家的人,有真才實學的人才,並不是真要爭權奪利的人,如果劉備給得那實權應用得當,以諸葛亮當時校尉官位,能再造蜀漢,李嚴更有實力能力成就偉業,可惜他不被諸葛亮所用,反被諸葛亮壓制 ,無法實展真才,理想能力被埋沒。
諸葛亮和李嚴的鬥爭,代表著蜀漢兩種思想。
以軍事強國和經濟強國路線鬥爭,雙方的矛盾是可以調和的,可惜劉禪獨信諸葛亮,都是為了國家。
並不是為個人利益,當諸葛亮為了徹底打敗李嚴,作準備,用手段,放棄同司馬懿的軍事鬥爭 ,大不應該的,當蜀漢軍帶回大量小麥,李嚴說糧草充足為什麼退軍也是真實,責難諸葛亮貽誤軍機擔誤大捷機會是正確,可是劉禪信任老師。
使諸葛亮打擊李平的陰謀得以實現。
可惜蜀國沒有李嚴的幫助。
諸葛亮被活活累死了,諸葛亮死在戰場,使兩人心結再難解開心結,李平等待重新為國立功建業的機會也沒有了,內鬥外戰使蜀漢元氣大傷,劉禪終究是投降滅亡下場。
兩個孤獨人本原都能有精彩年華,偉大人生的人,卻沒有幹出驚天動地偉業,他們內鬥中耗盡自己生命,也使國家動蕩不安。
人才受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