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的人大多都是認可趙雲的,趙雲有勇有謀,才德兼備,儀表非凡。
要說趙雲的功勞,可著實不小。
劉備的愛子阿鬥的小命,就是這一身是膽的趙雲從數十萬軍中反復沖殺,冒死救出來的;黃忠不服老,被敵軍所困,也是趙雲義字當先奮力救出;街亭失守,蜀軍個路人馬損兵折將,惟有趙雲不折一人一騎。
領軍而忠,義,智,勇集於一身者,看蜀中五虎——關張趙馬黃,惟有趙雲。
劉備在未發跡之前對趙雲還算得上是以理相待,敬如上賓。
但當劉備真正立足之後,對趙雲顯得就不冷不熱了,用而不重用,賞而不重賞。
例子很多,比如劉備取得西川之後,大賞眾臣,封關羽為漢壽亭侯,張飛為新寧侯,但虎威將軍趙雲卻什麼爵位也沒有;同是五虎將,關羽守荊州,張飛守閬中,新投的馬超也是獨當一面,獨有趙雲與黃忠一樣,在京城聽候調遣,其實職不過是到處消防救火的遊擊隊長。
更令人不解的是,後主當政之後,連人緣不佳的魏延之流也封了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坐鎮漢中。
獨獨不見派遣趙雲去鎮守一方,獨當一面,更不封侯爵稱號,直至其死,才象征性的追封了個大將軍的名號。
每讀到此,總讓我為趙雲感到不平。
劉備父子如此對待趙雲依我看原因分主觀與客觀二點:主觀原因,趙雲性格太直率,不太善於交際,首先不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領導集團的內部成員,和朝中其他大臣的關系也一般,沒聽說誰與趙雲特別交心的;客觀原因,五虎之中,關張二人地位高資歷老,又有著與君主非同尋常的關系,軍師孔明難以駕馭。
再者馬超心高氣傲,黃忠以老賣老,惟有趙雲能讓孔明用著得心應手,隨時帶著。
如果趙雲也被封為列侯,去做封疆大吏,一來使得孔明身邊沒了隨時調用的大將,二來即使調用,此時的趙雲難保不會有了如同關張二位大爺一般的脾氣,孔明的鵝毛扇還能搖得那樣瀟灑?
所以孔明也是不會上表為趙雲說話的。
話說回來,這事趙雲自己也得負一定責任,至少不注意與上級的說話方式。
關羽遇難,劉備此時正是爐火中燒之時,定要親率大軍伐吳,趙雲卻在朝堂之上當面指責劉備的戰略有誤,怎麼說劉備現在也是新登基的皇帝了,趙雲怎麼能如此的目無尊長呢?
劉備怒斥後,他還不識相,再諫,氣得劉備貶趙雲為後應。
孔明也不主張伐吳,但相比之下孔明就顯得聰明得多:一是率百官來奏,讓劉備不知應向誰發火;二是說陛下初登寶位,若欲討漢賊可親統六師;若隻欲伐吳,命一上將即可。
不說不伐,而是恭維劉備不需親自動手,想以此緩解吳蜀之間的矛盾,縮小戰爭規模。
如此說來,趙雲不被重用重賞,雖有機遇環境的因素,自身也不夠老練。
趙雲雖有功,也有本事,可惜依就沒能得到重用,我個人的確為他的待遇感到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