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國『小說派』和『史實派』之爭。《網路歷史》

三國『小說派』和『史實派』之爭。

『小說派』主要以小說《三國演義》《又有羅本、毛本之爭,但不嚴重,本文不談》為依據表述觀點,而『史實派』則以史書《主要是《三國志》及裴松之註》為依據,對『小說派』的觀點進行澄清和批駁。

我的觀點是:

一、史書也未必完全可信。

《三國志》,一般認為是陳壽《233~297年,原蜀國人,仕蜀時為散騎黃門侍郎,入晉後曾任著作郎、治書侍禦史》於吳亡《280年》後開始撰寫的,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他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由陳壽自采資料。

魏、蜀、吳三書,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裴松之《372~451年》,南朝劉宋初官中書侍郎,奉命作《三國志註》,元嘉六年《429年》奏上。

他在《上三國志註表》中說,陳壽的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但又指出它『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

裴註搜羅廣博,引書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

所引用的書達一百四十餘種,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經亡佚的。

對於三國時代歷史的研究,裴註的重要性不下於陳壽本書。

但是,史書也是人寫的,是人寫的,就必然要受個人情感的影響,也必然要受當時所處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的影響。

從上述看出,《三國志》中的魏書、吳書以當時已傳世的兩國史書為基本材料,而蜀書因沒有現成史書,由陳壽自采資料撰寫。

裴註則是100多年後,由裴松之收集其他各種史料所作的註釋、補充和修正。

這就有幾個可以探討的地方:

1、魏書、吳書以當時已傳世的兩國史書為基本材料,也就是說這兩國的史書應該是在魏國、吳國未滅之時寫成並存世的。

在統治政權未更迭之前所作的當朝史書,其客觀性和真實性必然要打個折扣。

2、蜀書是陳壽自采資料撰寫。

撇開歷史上對陳壽寫史職業道德的諸多爭論不談,僅是其所采材料的可信度就是一個問題。

3、由裴松之收集其他各種史料所作的註釋、補充和修正,又在100多年以後了。

請教各位幾個問題:

1、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距今僅70年,但當時具體有哪些人參加,現在還無定論,你說為什麼?

2、李自成兵敗後,是在九宮山被當地武裝殺了,還是隱居出家了?

3、雍正是正式繼位呢?

還是篡位?

所以,真正的歷史已經湮沒在浩瀚煙雲之中,後人無法知道它完全真實的面目。

即使當時的當事人健在,由於記憶、動機等原因,不同的人可能也會有不同的版本。

因此,史書隻能提供歷史的大致脈搏和走向,至於細微處,疏漏與謬誤在所難免。

二、『史實』真那麼重要嗎?

三國是因為小說而廣為流行的,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小說而喜歡三國,喜歡三國裡的武將謀臣的。

所以,三國裡的人物雖是歷史人物,但對三國迷來說,主要還是一個文學形象,就像《楊家將》裡的楊六郎,《說嶽》裡的嶽雲,《水滸》裡的林沖。

我們喜歡的不是歷史上的那個人,而是小說裡的那個人。

包青天你喜歡嗎?

你相信在那個時代真有這樣一個敢於鍘駙馬、不懼天威、權力如此之大的臣子嗎?

估計沒多少人會相信,但這並不妨礙千百年來人們對他的崇敬和憧憬,因為他寄托了人們心底一種深沉的渴望。

三毛你喜歡嗎?

以前有一個人曾拼命要『揭露』三毛的真相,但我不在乎真實的三毛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為書裡的三毛率真、善良、簡單、樸素、無拘無束,她影響了我的一生,這就夠了。

同樣道理,雷鋒你喜歡嗎?

有人說雷鋒是綜合包裝出來的,許多關於他的事跡是將別人的事跡拼湊到他一個人身上,包裝出一個完美、大而全的榜樣形象。

也就是說,我們所理解的雷鋒,其實是一個在真人基礎上經過完美加工而形成的一個藝術形象,真實的雷鋒遠沒有那麼高大完美。

《雷鋒日記》?

有人說那是假造的。

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他的尊敬,這一形象也確實影響了幾代人,而且可能仍會繼續影響下去。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霍元甲,比如黃飛鴻,歷史上的他們究竟是何面目,誰知道?

重要嗎?

在我看來,並不重要。

所以,我說:三國裡豪傑輩出,呂、關、張、馬、黃、趙、孔、瑜、操、韋、褚、嘉等等都有各自的擁護者,這不是很好嗎?

你有喜歡某個人的權力,但沒有必要非要別人跟你一樣喜歡這個人,更沒有必要為了擁護自己喜歡的人而去貶低別人。

相信我:別人和你一樣,難以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