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斬顏良:精心準備好的一場陰謀?《網路歷史》

拿破侖站在阿爾卑斯山上,睥睨天下,說阿爾卑斯山就在我的腳下。

魯迅後來提到這件事,指出他當時所以那麼威風,乃是因為身後帶著許多兵。

這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

白馬之戰時候的顏良也大致如此。

無敵是假想,實際上縱然顏良二十合把徐晃拍回去確實神威凜凜,但偶們反過來尋思凡超一流大將有幾個沒被群歐過的。

假如把許老虎身邊擱上張遼徐晃——都不用夏侯家跟曹家的人出馬,顏良一個人打得過麼,最多也就是跟當年呂溫侯一樣架隔遮攔不住,回身便走。

偶們知道當時顏良的十萬大軍隻有他一個將領《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演義裡基本上就是這樣寫的。

雖然少不了偏稗牙將,但總指揮就他老哥一人。

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曹操放手下大將去圍歐顏良,從數據上看是能打贏的。

但顏良後邊十萬精兵是袁紹精銳的說,隻消顏良大刀一舉,說『同志們跟我沖啊!』則曹操的弟兄們斷然頂不住。

後果十分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難得顏良是剛而自矜的人。

放下主將的架子出來單挑,那麼曹操這邊最好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敲掉顏良。

河北十萬軍中此外再無一個成名人物,大樹倒了,多強壯的猢猻也隻是猢猻。

所以徐晃第一個沖了出去。

打了幾下子,覺得顏良這人實在是個異數,手底下很強,照他這樣子給他五百兵就夠了,居然還帶了十萬精兵。

整個一個犀牛,不但有角而且皮厚。

所以打幾下就戰略性撤退。

顏良除此之外再沒有持久性戰例,所以跟徐晃這一戰是判定顏良武力的主要依據。

偶們知道戰略跟戰術有主動配合跟被動配合,鑒於後邊說『諸將悚然』,徐晃這次敗退大致上屬於被動配合,即反正沒想再打也恰恰正好打不下去了。

借坡下驢。

徐晃的速敗導致了曹軍斬首計劃的不成功。

當時是三國時代,馬均跟諸葛亮固然巧思,也終究還沒發明出地對地導彈,所以收拾顏良還隻有靠人。

白馬這邊徐晃既然敗了,跟他水平相若的上了也是白搭。

當時曹營單挑第一人恐怕就得數許小老虎。

但許老虎攻擊弱於防守。

叫他沖陣過去斬無名下將是可以的,碰到稍微厲害點的就要糾纏一陣子。

從顏良的表現上看,倆人最多也就是打平。

打平不行,萬一這邊曹操增援,那邊顏良一喊同志們沖啊曹操就又危險了。

所以必須把他弄死。

顏良不死,此戰難捷。

那怎麼才能讓他死捏?

曹操跟程昱同時想到了關羽。

關羽的武力在曹營是有說服力的,首先杯酒斬華雄那是曹操親見。

其次土山一戰一個人惡戰曹軍好幾個這也是大家周知。

武力既高又善於速攻,這個角色給他妙極了。

其次一點,雖然曹軍諸將跟顏良單挑屢戰屢敗,這在客觀上反倒起了個驕敵的作用。

顏良本身就那性格,曹操再一捧——其實本來也不見得存心捧,但反正打不過,不如敗的利索點。

所以顏良氣焰頓時烈了幾分,同時堅定了顏良繼續跟人單挑的信心跟樂趣。

第三關羽一直在許都,屬於生力軍,對顏良的厲害沒有認識——評話武松裡武松就是因為不知道吳千的厲害才敢跟他動手並且錯著殺掉他的。

吳千武藝在魯大師之上,而武松那兩下子就是魯大師的七成,但武松贏了。

可見初生牛犢不怕虎跟形勢比人強兩句話都是正確的。

到這時候,雖然關羽未至,在曹操這大謀略家的眼裡,顏良的腦袋已經光榮搬家了。

所以才有『恐他立了功便去』的說法。

這裡邊關羽的武力隻占一方面,局勢的確立又是另一方面。

因人而成事。

除關羽之外,曹操幾無完成這個斬首行動。

在毛本裡基本就是沒辦法了,所以說關羽後來雖然走了,也對得起曹操。

在羅本這邊……也許曹仁還有希望。

曹仁很猛的說。

即便如此,當關羽親身來到白馬的時候,等待他的仍然是一場激將。

關羽紅臉漢子不禁逗。

他這人屬於沖動型,遇強愈強,碰到中遊的反倒會沒脾氣。

在曹操跟張遼《兩個白臉》的一唱一和下,關羽的鬥志被挑到了個很高的程度。

按斬首計劃的步驟,下一步就是關羽沖下去跟顏良打啊打啊,顏良幾天來單挑輕松取勝,心裡無限滿足,忽然間碰上個狠人,只要稍一失誤那就小命去矣。

但沒想到的是,關羽這次斬首比他們想象的更加利索。

羅本裡明文交代這是因為顏良接了劉備的口信,從而從正面說明了工作時間搞兼職的危害性——會掉腦袋的。

綜上,關羽斬顏良與其說是一次突襲不如說是精心準備好的一場陰謀。

顏良因而敗亡是毫不奇怪的事情。

這一戰成了關羽的名,同時奠定了袁紹的最終失敗——並不在於顏良,而在於他居然敢讓這一個孤將領十萬兵出來而不加一個參謀或副將,由此可見當時的袁紹已經多麼昏頭。

他不是沒有人啊。

跟這樣的人鬥,曹操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