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袁對壘於官渡的期間,曹操左右的軍官,最重要的是夏侯惇和夏侯惇的堂弟夏侯淵。
夏侯惇是沛國譙縣人,曹操的同鄉,他從初平元年開始,在曹操作『奮武將軍』的時候,就已經當了曹操的『司馬』。
其後,由司馬而升為『折沖校尉』、東郡太守、陳留太守、濟陰太
守、河南尹。
他的軍階也早就由校尉升為將軍,先後做了『建武將軍』、『伏波將軍』與『前將軍』。
而且,封為『高安鄉侯』,屬於『鄉侯』的一級,比縣侯小,比亭侯大。
夏侯惇可說是武人之中曹操最得力的一員。
曹操打陶謙,叫夏侯惇在濮陽留守。
曹操打袁紹,叫夏侯惇作大軍的『後拒』《後拒用現在的軍事術語來說,是『總預備隊』的指揮官》。
很久以後 ,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打孫權,帶了夏侯惇去;在撤退的時候,留下夏侯停在居巢《安徽巢縣》『都督二十六軍』,對孫權監視《所謂二十六軍,在當時是二十六個大小不同的單位,與現在的『軍』不同》。
曹操對夏侯惇特別親近,常常和他乘坐一輛馬車,也讓他自由進出於自己的臥房。
任何別的軍官,都不曾受到如此的信任。
什麼緣故?
是不是僅僅因為夏侯惇在打呂佈的時候,被流矢射中了一隻眼睛?
當然不是。
最重要的理由,是他從小就和曹操在一起,為人忠勇可靠,文才武藝又高。
有人說曹操與夏侯惇本來就是一家人——堂兄弟,曹操的父親曹嵩,原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
最先把這個傳說寫下來的,是三國時代吳國的一位無名氏著者;這個人留下了一部<曹瞞傳>,是裴松之見到過,而引用了不少在<三國志>註文裡的。
另一本書,晉朝郭頒所寫的<世語>,也如此說,
對不對呢?
不對。
固為,曹操把女兒嫁給了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懋。
倘若曹嵩、曹操這一支姓曹的.與夏侯氏本為一家,這就違反了同姓不婚《與其後同氏也不婚》的傳統了。
曹操的父親曹嵩,原來不姓夏侯,姓什麼?
我的假設是:姓曹。
曹嵩的父親曹騰,有兄弟四人,曹騰最小,字叫做季興。
他的三個哥哥的名字,無考,據說他們的字,是伯興、仲興、叔興,挺整齊。
這四個兄弟的父親,司馬彪在《續漢書》裡面寫作『曹萌』,裴松之在註文裡加以引用,抄錯了字,寫成『曹節』《也可能不是裴松之抄錯,而是刻書的人與印刷術發明以前,抄寫的人弄錯了的》。
曹萌的子孫如此之多,曹騰的兄弟與侄兒如此之多,曹騰要選一個人當養子或嗣子,又何必在姓曹的以外,去選別人家的子弟呢?
話歸本題,夏侯惇對曹操是真夠賣力的。
夏侯惇的堂弟夏侯淵,對曹操也極其忠心。
曹操在年輕的時候,『曾有縣官事』《犯了法,應該吃官司,坐牢》,是夏侯淵情願吃虧,挺身而出,把罪名都承認在自己身上,被判刑坐牢。
曹操也很夠意思,雖則是逍遙法外,卻並沒有把這位替他坐牢的夏侯淵忘記得一幹二凈。
他到處去找有力量的親友,可能也花了不少的錢,把夏侯淵救了出來。
夏侯淵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職務是督戰官,官位是『督軍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