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元年《251年》冬十一月,孫權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後便得了風疾,當年十二月,孫權急召大將軍諸葛恪入朝,拜其為太子太傅。
神鳳元年《252年》二月,孫權病重時,托付諸葛恪及中書令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以後事。
四月,孫權在內殿駕崩,終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
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
在孫權去世後,東吳在七年時間爆發了三場內亂,這導致其國力被嚴重消耗。
進一步來說,這也讓東吳錯過了北伐曹魏的機會,並在後期傾向於防守,乃至於陷入到慢性死亡中。
一、孫峻殺諸葛恪
孫權病重的時候,將諸葛恪任命為托孤大臣之首。
孫亮即位後,諸葛恪受封太傅,從而執掌吳國的大權。
趁著孫權去世的機會,曹魏發兵進攻東吳,結果,諸葛恪率軍抗擊魏國,在東興之戰中取得大捷,名聞海內,天下震動。
因為東興之戰的勝利,諸葛恪加封丞相、進爵陽都侯。
但是,這場戰役後,諸葛恪產生輕敵之心,開始大舉出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
回朝之後,諸葛恪為掩飾過錯,更加剛愎自用,所以失去人心。
於是,建興二年《253年》十月,同為托孤大臣的孫峻暗中聯合吳主孫亮,將諸葛恪及其黨羽以赴宴為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諸葛恪殺害,時年五十一歲。
並且,諸葛恪還被夷滅三族,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
誠然,諸葛恪確實有過錯,不過,他對於吳國的忠心是沒有變化的。
現在,孫峻斬草除根的行為,自然讓吳國的百官大失所望。
二、孫綝廢掉孫亮
公元256年,孫峻去世後,由從弟孫綝接掌權力。
不久之後,驃騎將軍呂據等人不滿孫綝的繼任,要求封滕胤為丞相。
孫綝沒有理會他們的訴求,轉封滕胤為大司馬,呂據遂與滕胤密謀推翻孫綝,但最終失敗被殺。
另一位將領王惇也密謀殺死孫綝,亦事敗被殺。
孫綝濫殺大臣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孫亮的不滿。
太平三年《258年》,孫亮聯合全公主圖謀除掉孫綝。
不過,因為事情泄露,孫亮被孫綝廢為會稽王。
此外,參與這件事情的全公主孫魯班遭到了流放,而太常全尚等大臣則被殺害。
經過孫綝的殺戮,吳國宗室力量受到了嚴重削弱。
三、孫休除掉孫綝
孫休即位後,孫綝上疏給孫休,來表示自己的忠心。
孫休則下詔封孫綝為丞相大將軍兼領荊州牧。
孫綝之弟孫恩被封為禦史大夫、衛將軍,孫據為右將軍,二人皆封縣侯。
孫幹為雜號將軍、亭侯,孫闓也受封為亭侯。
孫綝一門五侯,而且皆掌管禁軍部隊,權力遠遠超過皇帝。
對此,孫休深知孫綝權傾朝野,尾大不掉,因此對他時刻提防小心。
當然,孫休也在謀劃如何除掉孫綝,以此奪回大權。
在和張佈、丁奉等人商議後,孫休決定用邀請孫綝赴宴的方式,從而將其擊殺。
公元259年十二月八日舉行臘祭,孫綝因為此前聽到一些風聲,遂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出席。
對此,孫休派出使者十餘人去請他赴宴,孫綝無法再推脫,隻得前往。
孫綝出發前與家人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放火,他就以這個借口伺機返回。
後來,孫綝見府中火起,於是向孫休請求返回,孫休不準許。
對此,孫綝準備強行離席,丁奉、張佈此時示意左右將孫綝捆綁起來。
因為提前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孫休一舉就拿下了孫綝,也即根本不給對方反抗的機會。
並且,孫休下令將孫綝斬首示眾,且宣佈曾與孫綝同謀作亂者一概予以赦免,於是孫綝部眾放下兵器請降者多達五千人。
伴隨著孫綝被殺,東吳的內亂得以告一段落。
不過,在這七年時間中,曹魏爆發了淮南三叛等內亂,也即司馬懿家族在篡奪曹魏大權。
因此,東吳因為自顧不暇,自然錯過了北伐曹魏的大好機會。
並且,眾多大臣被殺後,吳國的國力也隨之嚴重下滑,乃至於在三國後期沒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