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死後托夢說了七個字,諸葛亮聽後仰天長嘆,臥龍崗肯定回不去了
眾所周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的人在臨死的時候可以做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而另外一些人似乎總有『道不盡的離別,訴不完的衷腸』。
究其原因無非是活著的時候沒心沒肺,死了依舊玩世不恭,活著的時候包羞忍辱,死了之後卻開始怨聲載道。
其實,韶光已逝、壯志難酬,歷史上這樣的人物猶如過江之鯽讓人數不勝數。
例如幻想著自己死後能夠繼續統治寰宇、傲視群雄的一代雄主秦始皇;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大詩人陸遊;以及『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神機軍師諸葛亮等等。
他們這些人上之人生前風光無限、叱吒風雲,死了之後原本應該為自己以後能夠名垂青史而含笑九泉。
然而,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在臨終前抱怨老天的不公。
正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述的這位三國猛將趙雲一樣,趙雲作為三國時期蜀漢驍勇善戰、智勇雙全的『五虎上將』之一,的確是無數後人頂禮膜拜與敬仰的對象。
尤其是趙雲的『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於爭鋒』,更是成為了後世爭相傳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千古美談。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一個典型的『美男子』,歷史上真正的趙雲雖然身為一個武將,但他的政治眼光卻遠非常人可及。
據史料《三國志》記載:劉備在平定益州之後,曾有人建議將成都的房屋以及土地分給有功之臣,以激勵忠勇將士。
可是,趙雲卻勸說劉備:霍去病曾經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來勉勵自己,如今國賊猖獗,漢室未興,主公占領益州,正應該將田宅歸還給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廣施恩德於四海,才能贏得民心以為將來迎取天下之資,劉備聽後甚是慚愧。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之後,第一道天子詔書就是『傾全國之兵,討伐東吳』,當時群臣無不攝於劉備的威嚴而唯唯諾諾不敢直言。
唯有趙雲上諫說:『當今天下三分,魏強而蜀、吳皆弱,篡漢自立的國賊是北方的曹魏,而不是東吳的孫權,如果陛下滅掉了曹魏,東吳可以不戰自降』
趙雲又說:『如果陛下以一己之私仇而廢天下之公興兵伐吳,必將引起蜀國和東吳兩敗俱傷,而讓北方的曹魏坐收漁翁之利,竊以為伐吳絕非上策!』而此時的劉備已經被復仇的種子迷失了自我,不聽趙雲忠言的劉備最終被東吳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七百裡』,落得一個白帝城托孤而亡的淒涼下場。
劉備去世之後,趙雲也曾跟隨諸葛亮多次興兵伐魏,然而多是無功而返,最終病逝。
而趙雲這個鐵血忠臣在死後依舊沒有忘記『興漢大業』,他托夢給軍事諸葛亮說道:『子龍死不瞑目啊!』,趙雲所說的死不瞑目是因為在有生之年,並沒有完成劉備交代的蜀漢統一全國重任,於心有虧。
聽到趙雲死後的忠言,禹禹獨行的諸葛亮禁不住仰天長嘆,淚如雨下,蜀漢的統一大業究竟能不能實現?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問過自己,如今隻能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
不過,諸葛亮十分確定的是,自己曾經幻想的『功成身退隱居臥龍崗』的想法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