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謚號是用來評價皇帝、諸侯、大臣等重要人物的生平,也即不是人人都能獲得的。
同時,在謚號中,也有美謚、平謚、惡謚等。
其中,『忠武』不僅是一個美謚,也被視為最高的榮譽,比如唐朝時期,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就被追謚為『忠武』。
而就三國時期,也有兩位大臣獲得了這一謚號。
一、諸葛亮
諸葛亮出自徐州瑯琊郡,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
公元201年,劉備南下荊州,經過徐庶的推薦後,劉備三顧茅廬,尋求諸葛亮的輔佐。
對此,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占據荊州、益州,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隆中對』策,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先是在赤壁之戰擊敗曹操,又先後奪取荊州和益州,建立了三國之一的蜀漢。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伐吳失敗後,劉備於永安舉國托付於諸葛亮。
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擔任丞相後,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事務一定親自處理。
同時,諸葛亮還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部落的關系。
自公元228年開始,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
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境內》,享年五十四歲。
正是因為諸葛亮不僅忠心耿耿,而且在南平孟獲、北伐中原期間立下了不少戰功,所以,他被後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
此外,東晉時期,桓溫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
二、司馬師
相對於諸葛亮,司馬師獲得『忠武』的謚號,則是名不副實了。
司馬師《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
司馬師是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後張春華的長子,晉文帝司馬昭的同母兄,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
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司馬師為人沉著堅強,有雄才大略。
少流美譽,雅有風采。
在高平陵之變前,司馬師曾在禁軍擔任將領。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
司馬懿抓住這一機會,發動了高平陵之變。
彼時,司馬師協助父親控制都城洛陽,為消滅曹爽集團做出了貢獻。
在司馬懿病逝後,司馬師獨攬朝廷大權,比如師制定了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使其各有職掌,朝野肅然。
同時,司馬師也曾用計於新城之戰中擊潰吳國諸葛恪的大軍。
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廢魏帝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次年,司馬師親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
雖然司馬師成功平定了叛亂,但是,他在回師途中病死,時年四十八歲。
司馬師去世後,皇帝曹髦素服臨吊,將其追謚為『忠武』。
咸熙元年《264年》,司馬昭受封晉王,追尊司馬師為晉景王。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稱帝,尊司馬師為景帝,廟號世宗。
對此,在筆者看來,司馬師廢立皇帝,誅殺了夏侯玄等大臣,顯然不適合使用『忠武』的謚號。
當然,因為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順利執掌大權,曹魏朝廷不敢違抗司馬昭的意願,隻能按照最高規格來追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