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早死的三位大賢,個個都比司馬懿厲害,任何一人都可以統一三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朝第一大明才子楊慎留下的這首《臨江仙》,被譽為是對《三國演義》內容的神提煉和精髓淋漓盡致的再現。
反觀整部《三國演義》裡面英雄人物波瀾壯闊的一生,似乎又被濃縮在了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之中,無論是自立為漢中王的劉備,還是統一中原的曹操,亦或是雄踞江東的孫權。
在歷史的長河面前,曾經笑傲群雄的他們最終沒能逃脫成為歷史煙雲的宿命。
可是面對『三國歸晉』的歷史結局,許多後人又心有不甘、紛紛扼腕嘆息,他們甚至列出了三國裡面被稱為大賢的四位高人,聲稱若不是因為此三人英年早逝,三國結局就極有可能改寫,因為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人活著都可以統一三國。
第三位:郭嘉
我們知道在漢末三國初期的時候,幾乎就是再看郭嘉在歷史的舞臺上施展才能,郭嘉在擔任曹操的軍事祭酒的時候,可以說是謀略出眾、算無遺策。
當時奸雄曹操將郭嘉稱為自己的『奇佐』,而世人則譽郭嘉為『鬼才』。
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成功幫助了曹操在官渡擊敗袁紹,又以『離間計』讓袁譚和袁尚自相殘殺,最後讓曹操『虛國輕騎』北征烏桓,輕輕松松讓曹操名副其實的統一了中原。
隻可惜,後來郭嘉在曹操北征烏桓的過程中不幸英年早逝,郭嘉若不早死,曹操或許就不會有『赤壁之敗』,如果赤壁之戰曹操取勝,那三國就有可能提前統一,那『三國歸晉』的歷史結局就會改寫。
第二位:周瑜
『曲有誤,周郎顧』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具有翩翩君子形象的周瑜,而周瑜在21歲的時候就已經是叱吒風雲的江東名將了,由此可見周瑜是一個典型的『文武全才』。
而當時的孫權就認為周瑜『性度恢廓』是東吳不可多得的奇才,而江東諸賢更是贊周瑜有『王佐之資』。
公元208年,意氣風發的周瑜連同劉備陣營中的諸葛亮,以前後夾擊的形式贏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同時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公元210年,被譽為『三國戰神』的周瑜卻在討伐益州的過程中,病逝於巴丘。
面對周瑜這位王佐之才的病逝,孫權直言不諱的說:周瑜病逝之後,遍觀江東諸賢,誰人又可依賴呢?
如若周瑜不死的話,或許孫權將統一中國也未可知!
第一位:龐統
司馬徽當初在向劉備推薦人才的時候曾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裡的鳳雛就是鼎鼎大名的龐統。
當時諸葛亮自詡自己是管仲、樂毅,而龐統則直接說自己『輔佐帝王』的才能不亞於漢初的張良、陳平,霸氣側漏讓人不敢望其項背。
三國亂世中的龐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才,甚至在某些方面來講還要略勝諸葛亮一籌,例如他隻身入曹營讓曹操中了自己的『鐵鎖連環計』,這種勇氣諸葛亮是沒有的,更是讓後來的司馬懿都膽戰心驚。
然而,龐統在幫助劉備攻取益州的過程中,卻因感到劉備此人太過迂腐、假仁假義,寧願在落鳳坡以死明志,也斷然不再願意輔佐劉備統一天下。
一代大賢龐統就此隕落,的確是無數人哀嘆,如若不死的話,以龐統之才在聯合諸葛亮,統一三國絕非難事。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中,他們無論是在軍事謀略還是在治國理政方面都具有『王佐之才』,他們的才能不下於諸葛亮,更不要提那個穿女裝以自娛的小醜司馬懿了。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英年早逝,似乎任何一個人活著都可以統一三國,改寫『三國歸晉』的歷史結局。
然而,退一萬步來講無論是郭嘉、周瑜還是龐統,都是那個三國亂世之中的佼佼者。
與其說是時勢造英雄,三國亂世成就了這些讓人神鬼莫測的英雄。
不如說是這些具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們點綴了這個三國亂世,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英雄人物的出現,才使得整個三國被後世所熟知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