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
在魏滅蜀之戰中,司馬昭調集18萬大軍,派遣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
在魏蜀兩軍主力對峙於劍閣時,鄧艾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奇襲江油,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占涪城,兵臨成都,從而迫使蜀漢後主劉禪放棄抵抗。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鄧艾率軍偷渡陰平之前,有一位蜀漢將領就想要帶兵支援成都,但是,這一建議卻被後主劉禪拒絕了。
換而言之,如果劉禪可以聽從這個人的建議,蜀漢滅亡的時間完全可以往後推遲。
一
首先,這個人就是蜀漢將領中比較低調的霍弋,也是諸葛亮為劉禪留下的一員大將。
霍弋是霍峻的兒子,霍峻出自荊州之地,原本是荊州牧劉表的部下。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歸降劉備,並被任為中郎將。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劉備進至葭萌《今四川廣元西南》,準備回軍襲擊劉璋,留霍峻鎮守葭萌城。
在敵眾我寡的背景下,霍峻擊退了劉璋的進攻,保住了劉備的後方。
因此,劉備平定蜀中後,嘉獎霍峻之功,任為梓潼太守、裨將軍。
在霍峻去世後,霍弋不僅得到了劉備的厚待,也因才能而被諸葛亮重用。
在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時候,使用霍弋為丞相府記室。
記室是掌管文書的官員,能在丞相府掌管文書,說明霍弋的才華得到了孔明的認可。
並且,諸葛亮還讓霍弋與自己的養子諸葛喬一起周遊各處軍營,與士兵們同甘共苦,這說明霍弋也被諸葛亮寄予厚望。
二
公元234年,在諸葛亮去世後,霍弋被晉升為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又稱黃門郎,秦代初置,即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令,漢代以後沿用此官職。
由此,霍弋可以說是後主劉禪的心腹了。
後來,蜀漢永昌郡發生了叛亂,後主劉禪讓霍弋擔任永昌太守,率軍討伐。
在平定叛亂後,霍弋擔任建寧太守,統領南中諸郡。
在蜀漢後期,霍弋被冊封為安南將軍,因為長期鎮守南中地區,所以霍弋擁有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
另一邊,到了公元263年,曹魏的大權已經都在司馬昭手中了。
在此基礎上,司馬昭發動了消滅蜀漢的戰爭,此戰,司馬昭調集了18萬大軍,並派出了鄧艾、鐘會等大將。
對此,霍弋在獲悉了鐘會、鄧艾進攻蜀漢的消息後,擔心蜀漢都城成都空虛,可能會被曹魏的軍隊乘虛而入,所以想要率領南中的軍隊來救援和護衛成都。
但是,接到霍弋的書信時,後主劉禪卻過分自信,認為成都已經有了準備,所以不準霍弋帶兵前來救援。
結果,就是鄧艾率軍偷渡陰平,兵臨成都。
在此背景下,劉禪沒有選擇堅守待援,而是立即向鄧艾投降。
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如果劉禪能夠聽從霍弋的建議,孤軍深入的鄧艾不僅難以攻下成都,甚至有被包圍消滅的風險。
三
最後,考慮到司馬昭是在公元265年病逝的,所以,如果蜀漢能擋住鄧艾的這一波攻勢,也即堅持到司馬昭去世,那麼其存活時間也會明顯延長的。
從這一角度來看,蜀漢的滅亡,固然有薑維等武將的原因,可劉禪也是難辭其咎。
裴松之註《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引漢晉春秋曰:《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茍也。
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則保境而降,不晚也。
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
值得注意的是,霍弋在得知劉禪投降的消息後,表示『如果司馬昭加害後主的話,將會率軍抵抗到底』。
等到劉禪平安無恙後,霍弋才率領南中六郡投降司馬昭。
對於這樣一位才德兼備的將領,西晉王朝選擇了重用,讓霍弋擔任南中都督。
在西晉時期,霍弋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並被冊封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