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楊樹
要說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三國毫無疑問要排第一。
甚至把范圍擴大到東亞,也是如此,日韓的政要,時不時會在外交場合來個三國典故,因為大家都聽得懂。
其實,三國這段時間並不長,即使從黃巾起義算,也不到百年。
這短短的一段,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哥』,一是因為這段歷史本身的精彩,二是因為通俗文學的巨大影響,一部《三國演義》風行幾百年,膾炙人口,甚至連文盲都知道這段歷史。
▲三國鼎立了,就不精彩了?
小說讓三國成為歷史大IP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家普遍都覺得三國前期,即從黃巾起義到星落五丈原這一段,人才更牛叉,情節更精彩。
而諸葛亮去世後,相對就比較無趣了,人物的才能好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知名度也差了很多,雖然還是屬於『三國』,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這種印象並非全然沒有道理,三國前後階段的人才特征確實有所不同,當然,這個前後要以三國正式鼎立,而不是諸葛亮去世為分界點。
這前後有什麼區別呢?
簡而言之,前期亂,後期穩。
▲黃巾起義打破了東漢的平衡
東漢末年,整個體制已經敗壞,士族官僚豪門成了最大的食利階層,中央財政瀕臨破產,再加上黃巾起義的猛烈沖擊,進入亂局不可避免。
一旦到了這種狀態,兩漢以來本意為自上而下選拔人才,而實際上造成升遷通道被壟斷的察舉制,也就行不通了。
由於各方勢力都面臨著要在殘酷的鬥爭中生存發展的『進化壓力』,選拔人才自然要免了許多虛文,一切都要以務實為準則。
曹操率先亮出了『唯才是舉』的標準,三次發佈求賢令,隻看才能,不論出處更不論德行。
其餘的那些豪傑梟雄,雖然沒有明著這樣說,但實際上也是這麼幹的。
於是,突然之間上升通道全部打開,所有人都可以擠進賽道,各展所能,跑步前進,還可以雙向選擇!就連劉備這樣的雄主都跳槽好幾次,更別說其他人了。
這樣一來,原來成為過濾器的家族、門第、師生同學之類的關系網,就不起作用了,人才自然是井噴式的出現。
曹操『聚天下人才三分有其二』,荀彧、郭嘉、賈詡等謀士,張遼、徐晃等名將,來自於敵方陣營;典韋、許褚這些勇將原是民間底層的豪傑;樂進、於禁則是基層打拼出來的軍官。
劉備陣營的核心人物,關張趙、諸葛亮、龐統、魏延,要麼出身寒門,要麼出身平民,完全沒有門第的考慮。
不論出身,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種大環境形成的高淘汰率下,還能青史留名的人物,質量當然上乘,他們各為其主,各顯所能,相互交鋒,縱橫捭闔,上演的一幕幕歷史大劇,自然十分精彩,也給文學創作提供了絕佳的素材。
經過30年的大PK後,割據的群雄隻剩下了魏蜀吳。
他們之間,疆界相對清晰,政權基本穩定,力量大體平衡,第一代人才漸漸老去,新生代人才基本上隻能在各自的統治范圍內產生。
魏國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吳蜀大體沿用東漢舊制,相比純粹的唯才是舉,這種穩定的選拔機制又有了一定的『過濾』效果,人才不可能再像大亂局時那樣充分湧現,而且跨區跳槽也不容易了,流動性也差了很多。
相互之間的戰爭,由於戰線比較明確,對謀略和戰術的依賴下降,對綜合國力的要求提高,很難打出官渡、赤壁、夷陵那樣的戰役。
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三國後期人物『質量下降』的印象。
不過,三國後期的人才質量真的不行了嗎?
當然不是,隻是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發生了改變。
三國前期,各勢力的主題,要麼是生存,要麼是開拓,要敢想敢幹,有點冒險精神才行。
三國後期,誰也吃不掉誰,隻能在求穩的基礎上等待時機,徐徐圖之,對人才的要求就變成了以平治和守成為主。
▲戰線穩定後,諸葛亮的施展空間也很有限了
守成嘛,寫出來當然就不如開拓冒險那樣好看了。
即使不算『守成』的諸葛亮六出祁山,也隻是第一次比較精彩,後面的幾次,奇謀妙計的作用並不大,基本上還是依托國力硬碰硬的較量,隻是由於小說進行了太多加工,才顯得很奇妙。
如果排除文學演繹的成分,後來的薑維九伐中原,隻是規模小,大體過程都差不多。
畢竟,地理環境、人口規模、農業產出、武器裝備之類的客觀條件已經限死了,再高明的將帥去打,也就是那麼幾條路,只要對手不犯天大的錯誤,就不可能取得戰略性突破。
其實,單看史實,三國後期也不乏精彩對局,比如發生於272年,晉吳之間的西陵之戰。
你看其中一方已經成了『晉』,此時蜀漢已被滅,是後期的後期了。
關於這場知名度不大的戰役,請看往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晉吳兩國巔峰鬥智之戰,讓吳國多活8年》,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並不遜色於前期的戰役。
既然說到晉了,這個新勢力其實也是魏國內部一堆人才聚集起來的產物。
受小說影響,大眾看三國一般以蜀漢為主視角,實際上魏及其繼承者晉,才是更強大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晉的核心,當然就是司馬家了。
從司馬懿到司馬炎,這一家三代的名聲都不好。
但是,如果不從皇權制度下的『忠奸』視角出發,單看才能和成就,他們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稱得上是政治家。
司馬懿出身於世家大族,智識水平不低,又在魏國政壇上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對外,既能在關羽北伐,逼近曹操心臟地帶時,獻上聯吳伐交之計破了危局,又能親自領軍,以不同的戰術平遼東、擒孟達、鬥諸葛;對內,既能隱忍十年,認慫裝病,又能抓住時機,敢於冒險,一舉翻盤。
其政治謀略和軍事能力,在三國人物中屬於一流。
▲司馬昭的形象一直不好,但還是政治家《圖片來自快懂百科》
以『路人皆知』而聞名的司馬昭,從曹魏的視角看,那是大大的奸賊,但在老百姓看來可未必。
司馬昭的一大舉措就是廢除了民屯,民屯就是曹操屯田制中的一種,在亂世中能起到收攬和安撫流民的作用,是好政策。
但屯田客不擁有土地,沒有自由,租率在魏末上漲到了官七民三甚至官八民二,盤剝太狠,已經變成惡政了。
廢了這個制度,老百姓就從半農奴變成了自耕農和編戶之民,有利於生產力的提高。
滅蜀之後,司馬昭下令租賦減半,禮遇劉禪,還把原蜀漢境內非益州出身的重要官吏全部調回中原,原本遊移不定的蜀漢將領霍弋、羅憲被爭取過來,羅憲甚至還獨自打退了乘機來偷城的吳軍,順利安定了蜀地。
司馬炎呢,至少前期還是可以的。
他推出了『戶調式』經濟制度,每個人丁都能分到規定面積的田地,賦稅降低,各大族的佃戶紛紛獨立,原本可以肆意兼並土地的豪門受到了限制。
同時還設置『常平倉』,以平抑糧價,打擊投機和賑災救濟。
制定《泰始律》,釋放奴婢,統一後還免掉了江東百姓二十年的賦稅……種種措施之下,一度出現了『太康盛世』。
在司馬氏的周圍,也聚集了一批高質量人才——鐘會、杜預、羊祜、張華、王濬等。
鐘會因為直接參與了滅蜀之戰而知名度高一點,他出身大族,博學多才,還是書法家,在平定諸葛誕叛亂、剪除曹爽同黨的過程中有較大貢獻,又在一片反對聲中力挺伐蜀。
雖然最後和鄧艾在滅蜀後相互『湮滅』了,但仍是三國後期的傑出人物。
杜預更值得一說,他知名度不高,但水平可不低,是晉滅吳的統帥之一,也是明朝前唯一同時位列文廟武廟的歷史人物。
杜預出身京兆杜氏,從小對經濟、政治、歷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學都有涉獵。
寫出了《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是《左傳》流傳至今最早的註解,還承擔了《泰始律》的註解工作,參與常平倉建設、調整谷價、管理鹽運、搶險救災、糾正歷法、興修水利……甚至還當了一把『總工程師』,主持修建了洛陽孟津渡口的富平津大橋!
杜預娶司馬昭的妹妹為妻後,成為司馬家的嫡系。
軍事上,先參加了滅蜀之戰,在鐘會之亂中憑智慧脫險,後又『三陳平吳策』,擔任『渡江戰役』的西線指揮,拿下了羊祜沒有得手的西陵,又使出離間計,誘使孫皓臨陣換將,然後攻克了江陵,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由於杜預的多才,在當時被稱為『杜武庫』,比喻他的本領像武庫裡的兵器那樣多,可以說是諸葛亮式的人物。
另外,在他的後代中,還出了兩位大詩人——杜甫和杜牧。
有這樣一批人才相助,以司馬家為核心,在最強的魏國內部,漸漸就形了『晉』這股新力量,相當於三國中孕育出了『第四國』,局面有了更多變數——在《率土之濱》推出的新版本『無界』中,就真實再現了這段歷史,有了『晉』這個新勢力,新選項。
三國鼎立時,蜀魏吳之間互有攻伐勝負,局面大體平衡,誰也吃不掉誰,要打破平衡,就得有新生事物。
從歷史事實看,『晉』的崛起,正是打破平衡,讓歷史向前推進的首要原因。
▲新力量登場,變數來了
『晉』的出現,讓原本平衡的三國多了一個攪局者,整個局面更加復雜,變數更多,機會也更多。
晉有司馬師、司馬昭、杜預、文鴦,魏有鄧艾,蜀有薑維,吳有諸葛恪……置身紛亂錯雜的三國後期戰局,這些三國後起之秀將如何展現自己的風采,身為統率的你又將如何在亂世之中建設自己的一方勢力?
真實的歷史上,晉一出現,就標志著三國快到頭了,一切都已註定。
然而,在遊戲裡,卻有無數種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三國人物,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三國夢,有一個自己期望的歷史走向——請來到《率土之濱》的世界,實現你心中的大業,創造屬於你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