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元五年、咸熙元年,吳永安七年、元興元年《264年》十月初一,魏元帝曹奐詔令,任命壽春之戰所俘獲的吳國相國參軍事徐紹為散騎常侍,水曹掾孫彧為給事黃門侍郎,派他們出使吳國。
為表示魏國的誠信,魏朝廷承諾,如果他們有家人在魏國的,完全可聽任他們相隨而去,回不回魏國,也由他們自行決定。
司馬昭還給吳帝孫皓寫信,說明國事形勢,曉諭禍福的道理。
吳元興二年、甘露元年《265年》三月,吳帝孫皓派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皓,與徐紹、孫彧一起去魏國,進見魏元帝曹奐。
吳使帶去了孫皓寫給司馬昭的回信,說:『知道你以超過世人的才幹,位居相國的職任,有移化引導皇帝的功勞,辛勤至極。
寡人無德,順承皇統,想與賢良之士共同拯救亂世,但由於道路阻隔,沒有實現這一緣份,你的美意真切明顯,深沉執著。
現派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皓前來宣明我的誠意』
徐紹一行人走到濡須的時候,有人向孫皓打小報告,說徐紹曾經稱贊過魏國的好處。
孫皓一聽,十分生氣,派人把徐紹追回,殺死了他《一說死於疾病》,將其家屬遷徙到建安《今福建建甌市》。
紀陟、弘皓一行進入魏境,詢問避諱風俗,壽春的將領王佈向他們炫耀騎射,問他們:『東吳的人士也能像這樣麼?
』
紀陟回答說:『這是軍人騎士做的事情,士大夫君子不做這樣的事』
王佈討了個沒趣,大為羞慚。
到了洛陽,魏元帝曹奐接見了他們。
陪同的魏國大臣詢問說:『你們來的時候,吳王怎麼樣?
』
紀陟回答說:『來時皇帝車駕親臨,百臣跟隨,膳食無恙』
司馬昭設宴款待他們,群臣畢至,還有劉禪等人,也都參加了宴會。
陪同大臣將在座賓客向使團一一介紹,說:『這是安樂公,這是匈奴單於』
紀陟說:『蜀國國君喪土,被貴國皇帝禮遇,位同三代,沒有不感激的。
匈奴邊遠,有難來投奔,為皇帝所包容,親來赴宴,真是恩威遠著啊』
司馬昭問紀陟:『吳國的邊防守備怎樣?
』
紀陟回答說:『從西陵到江都,佈防五千七百裡』
司馬昭笑著說:『邊防這麼長,恐怕難以堅固』
紀陟臉色一端,嚴肅地回答說:『邊防雖長,緊要處不過幾處,猶如人雖有八尺之軀沒有不受傷的,但防風護寒的地方也隻有幾處而已』
司馬昭聽了紀陟的答話,大為贊賞,更加敬重他,對使團禮遇有加。
十一月,使團返回東吳。
孫皓將諸臣父親有與孫和牽連的人,以及其家屬都遷徙到東治。
唯有紀陟有密旨,不但無事,還特封他的兒子紀孚為都亭侯。
四月,孫權的陵墓蔣陵傳說有甘露降下,於是改年號為甘露。
五月,魏元帝曹奐施與晉王司馬昭特殊的禮遇,晉升王妃為王後,世子改稱為太子,三十日,大赦天下。
七月,孫皓在偏殿逼殺朱太後,在後苑一個小屋內簡單地操辦喪事。
大家都知道朱太後並無疾病,死得蹊蹺,無不痛切。
孫皓把孫休的四個兒子遷徙到一個邊遠的小城,不久,又把其中兩個年齡大點的孫 《雨字頭,下面繁體單》、孫 《雨字頭,中田下大》殺了。
八月初九,司馬昭病死,時年五十五歲,葬於崇陽陵。
太子司馬炎繼位,繼任相國、晉王,任命魏司馬何曾為晉丞相,加侍中。
十二日,任命驃騎將軍司馬望為司徒。
九月,追謚司馬昭為文王,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