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的張遼和張郃,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誰的軍事能力更強?《網路歷史》

在曹操的『五子良將』中,有兩位姓張的將領,他們分別是張遼和張郃。

他們都是降將出身,由於投降時的情況不同,他們在曹營的初始待遇也不同。

那麼他們兩人誰的軍事能力更強,誰最終取得的成就更高呢?

一、初入曹營,張郃的待遇要高於張遼。

張遼在投降曹操前的經歷比較復雜,他轉換了幾次門庭。

他原本是雁門馬邑人,擔任了丁原的從事。

在這段時間裡,張遼與呂佈是同僚的關系。

和丁原一起進京後,他被大將軍何進派去河北招募兵士。

當張遼招募了一千多人回來時,何進已經被宦官所殺,於是他就歸屬了董卓。

在董卓被呂佈所殺後,張遼又成為呂佈的部下。

從此,他跟隨呂佈四處作戰,從關中一直來到關東,直到呂佈在下邳敗亡。

張遼在呂佈失敗後,再次率領部下投降了曹操。

從歷史上來看,張遼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所說拒不投降曹操,而是主動投降的。

張遼在加入曹操陣營的時候,是呂佈已經敗亡的時候。

張遼當時已經成為一支無主的孤軍,如果他不選擇投靠一個勢力,就會遭到滅亡的命運。

張遼經過權衡,最終選擇了曹操。

曹操給張遼的官職比較一般,讓他擔任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才因為張遼的戰功晉級為裨將軍。

張郃投降時的待遇要比張遼高得多,這是因為張郃的投降,給曹操帶來了巨大的勝利。

張郃原本是冀州韓馥的部下,韓馥把冀州讓給袁紹後,張郃便跟隨了袁紹。

在袁紹平定北方的戰鬥中,張郃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官渡之戰前,張郃已經成為袁紹軍中的骨幹將領,官拜寧國中郎將。

在顏良、文醜戰敗身死後,張郃就成為袁軍的頂梁柱。

當時袁軍裝備有步兵大鎧萬領,曹軍隻有二十領。

但是袁軍的這些裝備大鎧的步兵,大部分都是張郃的部下。

由此可見,張郃和他的部下是袁軍的主力。

可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在官渡之戰中卻投降了曹操。

張郃因為遭受郭圖的讒言,既氣憤又懼怕殺身之禍,於是率領部下投降了曹操。

曹操對張郃的到來十分高興,把他的行為比作古時候微子去殷、韓信歸漢。

正是張郃的投降,使得袁軍軍心混亂,在曹操的攻擊下一敗塗地。

正是由於張郃的投降,直接導致了袁軍的崩潰,使得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所以曹操給張郃的待遇要遠高於張遼。

曹操當時就拜張郃為偏將軍,封都亭侯。

這樣,無論是從官職上,還是爵位上,張郃都要比張遼高上一籌。

二、張遼取得的成就要高於張郃。

不過,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

張遼雖然在加入曹操陣營時的待遇不如張郃,但是經過他的不懈努力,張遼很快就追上並超越了張郃。

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在官渡之戰後,經過討伐袁氏勢力的戰鬥,到戰爭末期,張遼已經與張郃平起平坐了。

在官渡之戰後,張遼跟隨夏侯淵去圍攻東海的昌豨。

張遼發現昌豨有動搖的跡象,於是親自去勸降了昌豨。

這一戰後,曹操責備張遼這樣做不是大將所為。

從此可以看出,此時的張遼在曹操心中已經是大將之才,將對他委以重任。

在討伐袁氏的戰爭末期,曹操在柳城與袁尚和烏桓軍隊交手。

在白狼山一戰中,張遼面對優勢敵軍,力勸曹操出擊。

曹操十分贊賞張遼的建議,將自己的麾交給他,讓他率隊出擊。

張遼一舉擊敗敵軍,陣斬了蹋頓單於。

在這一戰中,張郃與張遼一樣,同時作為先鋒突擊敵軍。

由此戰可以看出,此時的張遼、張郃此時的地位相當,同時張遼還擁有指揮權,比張郃還要略高一些。

等到此戰之後,張遼在曹操軍中的威望徹底樹立了起來。

在平定陳蘭、梅成的叛亂時,曹操派遣於禁、臧霸等討伐梅成,派張遼都督張郃、牛蓋等討伐陳蘭。

在於禁回師,梅成與陳蘭會合繼續作亂時,張遼統帥所有軍隊消滅了他們。

到此時,張遼已經成長為一軍統帥,張郃則接受張遼的指揮。

張遼之所以能夠成長得這麼快,不僅僅是因為他武勇過人,作戰中力求主動,還和他與關羽交好有關。

關羽在曹營時,因為同鄉關系,再加上意氣相投,與張遼和徐晃的關系友善。

從關羽身上,張遼得益匪淺。

在張遼的作戰中,我們仿佛能夠看到關羽的影子。

在白狼山的戰鬥中,張遼單槍匹馬殺入敵陣,斬殺敵軍主帥蹋頓單於,與白馬關羽斬殺顏良如出一轍。

在討伐梅成、陳蘭的戰鬥中,張遼更是把關羽的一往無前的戰鬥作風表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於張遼,包括張郃在內的眾將誰都不敢如此冒險。

正是張遼與張郃的能力拉開了距離,使得他們進步的速度拉開了檔次。

當張遼在合肥獨當一面的時候,張郃還一直是曹操手下的一員部將。

隻是在夏侯淵戰死後,漢中的軍中無主,大家才推舉張郃出來代理主將收拾殘局。

對此,曹操隻是暫時予以贊同,不久之後就親自趕到漢中接管了軍權。

張遼去世前,已經是曹魏負責淮南防線的主帥,這個成就是張郃一輩子都沒能達到的高度。

這與張遼長年守衛合肥,多次擊退吳軍的進犯有關。

尤其是在逍遙津一戰中,張遼擊潰孫權親自帶領的十萬大軍,徹底打掉了孫權從合肥北進的信心。

有了這樣的戰功和威望,張遼鎮守淮南理所應當。

張郃則一輩子都沒能擔任過主將。

他要麼是統領中央機動軍團,聽從皇帝的直接調遣。

要麼就是在關隴地區聽從曹真、司馬懿的指揮。

他唯一一次擔任關隴軍團主帥的機會,是在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的時候。

在那次戰役時,正值曹真身患重病,他向皇帝曹睿告假,交出軍隊的指揮權。

按照軍中的資歷來說,張郃順理成章地應該接替曹真的職位。

但是曹睿卻讓司馬懿接過了曹真的職位,張郃再次淪為他人的部將。

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他與司馬懿因為作戰策略多次發生沖突,最後張郃在諸葛亮撤軍時,被司馬懿逼迫追擊,被諸葛亮射殺在木門道中。

結語:

張遼和張郃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他們的出身都是降將。

在加入曹軍陣營時,因為張郃的投降,帶動了官渡之戰的走向,使得袁軍的軍心士氣崩潰,讓曹操獲得了全勝。

因此,張郃在加入曹操陣營時所得到的待遇,要高於張遼一籌。

但是,在此後的戰爭中,張遼進步飛快,很快就超越了張郃。

這是因為張遼與關羽友善,得到了關羽的言傳身教。

憑借著過人的軍事能力,卓越的戰功,張遼去世時已經成為曹魏在淮南的主帥。

而張郃則一輩子也沒能達到張遼的成就,到死也不過是司馬懿手下的部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