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三國:三四二 堅守永安。《網路歷史》

蜀右將軍閻宇率領二萬人西援成都,留下巴東太守羅憲領兵二千,駐守永安。

成都兵敗的消息傳到永安,吏民一片驚恐。

羅憲殺了一個到處傳播成都失陷消息的人,強力壓制,百姓才安定下來。

不久,劉禪命令投降的手令傳來,羅憲率領手下兵士,到永安的都亭,哭吊了三天。

吳國聽說蜀國滅亡,停止了救援行動。

此時的巴東地區,百城無主,吳國面對這唾手可得的大片的土地,自然是怦然心動。

但羅憲守在永安,吳國想要沿江而上,接管那一座座城池,必須拔掉這顆卡在喉嚨裡的尖刺。

於是,吳國派出撫軍將軍步協,起兵西上,表面上揚言救援蜀國,實際上是想襲擊羅憲。

羅憲當然一眼看破吳國的伎倆,對這種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行徑非常氣憤。

他召集永安將吏和百姓,說:『中國已經覆亡,吳國是我們的唇齒鄰邦,卻不憐憫我們的危難,背棄盟約,謀取利益,實在是太不講信義。

殊不知我蜀漢滅亡,吳國又怎能長久?

我們寧可歸降魏國,也絕不做吳國的俘虜』

下令堅守城池,整治裝備,嚴防吳國進犯。

他告誡全軍將士和百姓,用節義激勵他們,全軍上下和全城百姓無不激憤,誓言與永安共存亡。

羅憲兵少,實力薄弱,自知抵擋不了吳國大軍,就派參軍楊宗向魏國安東將軍陳騫告急,又給晉公司馬昭送去文武官員的印綬和人質,請求支援。

魏咸熙元年《264年》二月,步協攻打永安,羅憲出城與之交戰,大敗步協。

吳景帝孫休大怒,派鎮軍將軍陸抗率建平太守盛曼、征西將軍留平等三萬人,增緩步協。

吳國大軍將永安團團圍住,攻打了近六個月。

魏國的救援遲遲未到,城中之人病了大半。

有人勸羅憲棄城而走,南出牂柯,或向北奔上庸,尚可保全。

羅憲說:『我是此城之主,為百姓們所仰仗。

他們有了危難,我不能讓他們安定,反而在情況危急時丟下他們逃跑,這不是君子所為。

我要戰死在這裡』

陳騫得知永安的情況,被羅憲護城安民的義舉所感動,急忙上表報告了司馬昭。

司馬昭派荊州刺史胡烈率步騎兵二萬人,攻打陸抗的大本營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以救援羅憲。

七月,吳軍久攻永安不下,擔心後方失守,被迫撤退,回援西陵。

永安之圍解除。

司馬昭讓羅憲原地任職,領武陵太守,加陵江將軍,監巴東軍事,持節,封萬年亭侯。

三月十七日,魏朝廷任命司空王祥為太尉,征北將軍何曾為司徒,左仆射荀顗為司空。

十九日,魏元帝曹奐下詔,進封司馬昭為晉王,增加封邑十個郡。

荀顗《?

—274年》,字景倩,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第六子。

荀顗生性孝順,幼年時就有好名聲,學識廣博,思維周密,為姐夫陳群所賞識。

曹魏時,荀顗因為父親荀彧的功勛而被任命為中郎。

司馬懿輔佐朝政,見到荀顗,感到十分驚奇,說:『真不愧是荀令君《荀彧》的兒子啊!』

於是提拔他為散騎侍郎,逐步升遷至侍中,為魏帝曹芳講授經典,官拜騎都尉,賜爵關內侯。

《周易》卦上下兩體相互交錯取象而成為新卦,又叫『互卦』,荀顗曾以此責難鐘會研究《易經》沒有『互體』,又與扶風王司馬駿辯論仁和孝哪一個為先的問題,被世人稱道。

曹爽獨攬大權時,何晏等人想加害太常傅嘏,荀顗設法營救,使傅嘏免除了災禍。

曹髦即位後,荀顗對司馬師說:『如今新皇登基,獲得君權的途徑不同尋常,應趕快派人赴各地宣揚新帝仁德,並借機觀察外界動向』

毌丘儉、文欽等人果然對朝中廢立不服,發兵勤王,荀顗參與討伐毌丘儉有功,進爵為萬歲亭侯,封邑四百戶。

司馬昭輔佐朝政時,升任荀顗為尚書,對他非常信任,在征討諸葛誕時,讓他留守京師。

荀顗的外甥陳泰死後,司馬昭讓荀顗代替陳泰任仆射,兼管吏部,荀顗多次推辭之後才去就職。

荀顗在任上更加恭敬謹慎,綜合考核官員的名望與實際,客觀公正,風俗澄清,於魏元帝咸熙年間,升任司空,進爵為鄉侯,後又進為臨淮侯。

荀顗此時已年過六十,但仍然孝順奉養老母,一片誠心,後因母親去世而辭去職務,悲傷得幾乎喪失了理性,天下人士都稱贊他。

司馬昭還特此上奏,要求應依照漢太傅胡廣為母親辦喪事的先例,給司空設置葬禮儀仗隨從。

受任三公後,王祥、何曾、荀顗準備一起去見司馬昭。

荀顗對王祥說:『相王地位尊貴,何曾及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對他極為恭敬,今日我們就應當相繼跪拜,不要遲疑』

王祥說:『相國雖然地位尊重,但他還是魏國的宰相,而我們是魏國的三公,王、公相差隻一級而已,哪有天子的三公可以隨便拜人的?

這不僅有損魏朝的威望,也有虧晉王之德,君子要以禮儀敬愛別人,我不能跪拜』

進去後,荀顗就跪拜於地,隻有王祥長揖不拜。

司馬昭不但不生氣,還感謝王祥說:『今日之後,才知你對我的關心之情是多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