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陌刀號稱能『人馬俱碎』,這麼好的殺器,為何失傳了?《網路歷史》

眾所周知,古代兵器一直是人們所熱議的話題,如唐代赫赫有名的唐刀,就有削鐵如泥的效果。

而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當中,和平年代是非常少的,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戰爭或者備戰狀態當中。

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候,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就是國家最大的依靠所在。

而軍隊的硬實力相當重要,特別是武器裝備的先進性與使用性,可以在戰爭當中發揮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有如唐朝李世民時期的玄甲軍就就以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著稱。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些唐代的大殺器——陌刀。

以及看看陌刀為什麼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反而慢慢銷聲匿跡。

1.陌刀的前身——西漢斬馬刀

眾所周知,陌刀是一件用來對抗騎兵的利器,然而陌刀的起源可以追隨到西漢時期,西漢王朝,特別是西漢前期,經常要與北部的心腹大患——匈奴對抗,由於匈奴以騎兵作戰為主,使得漢軍經常處於被動狀態。

久而久之西漢王朝就開始專門研究一種可以由步兵使用來對抗匈奴騎兵的武器,自然而然的西漢斬馬刀就應運而生,在對匈奴的作戰上大放光彩,為西漢王朝平定匈奴,掃平漠北,維護西漢政權的穩定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漢時期的斬馬刀由尚方局鑄造而成的,因此斬馬刀又俗稱『尚方寶劍』。

一開始的斬馬刀由於數量稀少,為了表示尊貴,限制隻能有王公大臣使用,也成為了當時身份地位的象征。

據《後漢書·南匈奴傳》當中記載稱:『又賜獻馬左骨都侯、右谷蠡王雜繒各四百匹,斬馬劒各一』

就可以反映出斬馬刀的重要性。

由於西漢斬馬刀的功能與性質非常適合唐朝對抗突厥等遊牧民族的騎兵的需要,斬馬刀就成為了當時的工匠的一個重要研究吸收對象。

2.吸收漢露陌刀以及六朝長刀的優點

唐朝的陌刀除了在吸收西漢時期斬馬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新以外,漢末三國時期的漢露陌刀以及六朝長刀也是唐朝陌刀的重點借鑒對象。

漢末三國時期的漢露陌刀,據史書記載稱是魏國曹丕的寶刀。

據《藝文類記》當中記載稱:『魏文帝露陌刀銘曰:於鑠良刀,胡煉亶時,譬諸麟角,靡所任茲,不逢不若,永世寶持』由此可知唐朝陌刀與漢末露陌刀頗有淵源,成為陌刀的重點借鑒對象。

除了漢末露陌刀以外,唐朝陌刀還吸收了六朝長刀的優良特點。

據史書記載稱,六朝長刀不僅僅在對付敵人步兵上是一件大殺器,可以刺穿甲胄,而且對抗當時的騎兵也絲毫不差,六朝長刀采用了六朝赫赫有名的灌鋼法鑄造供應,使得六朝長刀具備了削鐵如泥的顯著特點與性質。

3.唐代陌刀出世,對抗騎兵

自從唐朝建立之初,就一直面臨著來著遊牧民族的威脅與入侵,特別是在唐朝前期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對於突厥等強大的騎兵實力,一直處於被動的受勢,甚至於在唐朝太宗時期,還簽訂了讓唐太宗一生之恥的『渭水之盟』。

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出一種專門應對突厥人騎兵的武器裝備就現在勢在必行。

在這樣的基礎上,唐代的大殺器——陌刀便應運而生。

陌刀的威力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根據《唐六典》卷十六當中明確記載稱:『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從這裡可以反映出陌刀是用於步軍對抗騎兵的的武器,陌刀又可以稱之為的長刀。

不僅僅可以看出陌刀的對抗騎兵的作用,還可以看出與長刀、斬馬刀都與陌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唐代陌刀為何不能大規模推廣?

1.陌刀制作要求極高,耗時耗力,產量低

眾所周知,陌刀在戰爭上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殺敵利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陌刀優良的性能與良好的質量,才可以在面對敵軍的沖擊可以破敵大勝。

但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尚且不發達。

唐朝先陌刀應該是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灌鋼法來實行陌刀的鍛造技術的,據《資治通鑒》當中對於灌鋼法的一些記載稱:『『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鋼』』就可以反映出陌刀鍛造的時間跨度。

由於陌刀的制作時間長 ,往往在軍隊的使用當中也是供不應求的存在,加之受限於當時的科學技術等的限制,陌刀的產量更加低。

除此之外,陌刀對於材料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據史書記載稱,一把合格的陌刀,至少要采用百煉鋼甚至是千煉鋼才可以達到制作陌刀的要求。

面對陌刀如此嚴格的制作要求,陌刀的產量自然而然的也就跟不上軍隊的需求,也就很難的實行陌刀在軍隊當中的普及化以及大眾化。

自然而然的就談不上將陌刀大規模的推廣開來。

2.陌刀重量大,使用者較少

眾所周知,陌刀是唐朝軍隊用的對付騎兵的利器,而面對騎兵的高強度沖擊,不僅僅要守住,而且還要將敵軍的騎兵擊敗,無疑是高難度的,至少對於陌刀的使用者應該具備大力士的標準,不然何談用陌刀對抗騎兵。

據《舊唐書》當中記載唐朝使用陌刀的一次戰役稱:『每車伏壯士五人,各齎陌刀、勁駑』從這裡就可以反映出陌刀使用者一般是軍隊當中的『大力士』的存在。

既然唐朝陌刀對於使用者的要求如此之高,而且唐朝的陌刀軍都是『特種部隊』一樣的存在。

在如此嚴格的選拔條件下,能夠真正達到陌刀使用要求的人應該不在多數。

而且據史書當中對於陌刀重量的記載稱,唐朝的陌刀重量大約等於現代的十公斤作業。

可想而知,要在戰場上將陌刀揮舞的運用自如的地步是很難。

也就從側面反映出適合使用陌刀的人是比較少的。

自然而然的,成為陌刀難以推廣的一個非常的的制約因素之一。

造成了陌刀使用的壁壘。

3.陌刀制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於國家財政造成較大壓力

雖然陌刀是戰場之上的殺敵利器,但是陌刀制作的成本也是極高的,陌刀制作不僅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就是在於日常的保養也是一筆不少的費用,而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的稅收總量一般來說是對於一個國家是不夠的。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特別是在唐王朝的前期,國家基本上處於『一窮二白』的地步。

就要唐太宗的皇後長孫皇後為例,多年不穿蓋過腳踝的裙子。

也就反映出但是財政的拮據。

面對高額的陌刀制作顯然力不從心,也是陌刀難以大規模推廣的原因之一。

三:陌刀為何在後世銷聲匿跡?

1.陌刀技術的失傳

眾所周知,陌刀長時間流行於唐高宗到唐玄宗時期,因為這一段時期對外戰爭相對頻繁,加之國力強盛,可以支撐起陌刀的規模制作。

但是到了後期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陷入了百餘年的內亂當中,陌刀由於是專門針對騎兵而研發的武器。

反而不適宜國內戰爭的需要的,慢慢的陌刀就被當時的政府以及軍閥所拋棄了。

而且,唐王朝對於陌刀這樣的機密保護的很到位。

據《資治通鑒》當中記載稱『『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如此讓敵國聞風喪膽的兵器卻慢慢的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大遺憾。

既然陌刀有大的威力,為何在後世當中卻難以尋找到有關於陌刀的記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陌刀不適宜後世的歷史環境而被淘汰。

眾所周知,宋王朝同樣面臨來說草原遊牧民族的入侵問題。

但是宋代對抗遊牧民族的手段並不是用陌刀,更多的是用弩箭等遠程殺傷性武器。

據《宋史》當中記載稱:『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由此可知陌刀的作用慢慢的被更加便捷低成本的弩箭代替。

點擊以下任意關鍵詞,即可查看相應文章,查看更多請您發送關鍵詞給我們,我們持續更新,請繼續關注我們刀劍檔案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