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政治家。
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法曹、大理寺丞、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狄仁傑於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彭澤縣令。
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
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
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梁國公。
狄仁傑書法《袁公瑜墓志》,全稱《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志銘》武周久視元年《700年》十月刻石,狄仁傑撰並書。
該墓志高70厘米、寬74厘米。
從墓志拓片上看,狄仁傑書法造詣很高,作品以虞世南書風為主,顯得圓腴俊朗,又有褚遂展勁峭,同時運筆穩健,點畫豐腴,骨力深藏,剛柔相濟,別具一格。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並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唐代政治家、武周時期的宰相。
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法曹、大理寺丞、侍禦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彭澤縣令。
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
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
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梁國公。
您覺得狄仁傑這書法怎麼樣?
歡迎下方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