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是由白居易作成、人們非常熟悉的一篇長篇敘事詩,全詩講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美貌,讓唐玄宗癡迷的同時也深深印刻在了後人的心中,使她位列『四大美女』之一。
人們都說紅顏薄命,楊貴妃雖有閉月羞花之貌,卻也免不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起兵叛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往蜀中。
經過馬嵬驛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隨架禁軍軍士要求玄宗處死貴妃以及楊國忠,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本想護住貴妃,但將士皆以楊玉環為紅顏禍水,必須除去。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為了慰軍心、漲士氣,玄宗不得不賜死了楊貴妃。
相傳這位傾國之姿的美人,最終含恨自縊在馬嵬坡佛堂的梨樹下,年僅37歲。
在中國,貴妃賜死馬嵬坡是人們的普遍認識,但在日本山口縣一個叫久津村的地方,卻建起了楊貴妃的墓和祠堂。
在久津村的傳說中,貴妃並未被賜死,禁軍將領陳玄禮憐惜其美貌,與高力士密謀讓侍女代替楊貴妃,接著派親信護送貴妃南逃,揚帆出海,最終停駐於日本。
相傳貴妃當時乘坐的是一艘叫『空艫船』的小舟,漂流數天後在久津村一個叫『唐渡口』的地方靠了岸。
但貴妃到了久津村後,因為在海上染病加上水土不服,還是很快地香消玉殞了,當地村民於是合力將其葬在了五輪塔二尊院內可以望得見大海的地方。
一直到如今,久津村仍然被日本人視為楊貴妃的葬身之處,1994年6月,中國大使館還和西安外事辦等單位一起,在墓地前豎立了一座三米多高的漢白玉楊貴妃塑像。
這座塑像面帶微笑,雍容華貴,和陜西馬嵬坡的貴妃像是一模一樣的。
多年以來,日本的人們常常來此處祈福、遊覽,貴妃墓前的柵欄上掛滿了祈願牌,上面寫滿了求姻緣、求子等願望。
附近廣場上種植的櫻花樹被叫做『楊貴妃櫻』,公園名為『楊貴妃之鄉』公園,裡面種了30株來自中國山東的肥城桃,據說是楊貴妃的最愛。
甚至日本非常有名的女星山口百惠都曾在節目裡說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人,因為她的家鄉就在久津村,為此她還像媒體展示了她的家譜。
此外,在久津村還有不少人自稱楊貴妃後代,那裡的人似乎都以和貴妃扯上關系為榮。
對於楊貴妃這樣一個傳說中的美人,人們對她的容顏向往、對她的命運憐惜,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當時玄宗在平定安史之亂後,並未找到楊妃的屍體,這也給了人們很大的想象空間。
至於日本對楊貴妃的癡迷,也許和他們對唐文化的崇拜有著很深的關系,大唐時國力強盛,日本與唐朝的交流非常頻繁,唐文化對其文化的發展無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楊貴妃作為唐朝一個美麗絕倫的符號,在日本受到歡迎和紀念也不足為奇,但要說楊貴妃真的死在了日本,與史實對比起來還是不太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