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李世民最賞識的兒子,吳王李恪為何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網路歷史》

吳王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他曾經有過一次與太子之位擦肩而過的機會,當時原太子李承乾因暗殺弟弟李泰事敗而貶為庶民,太子之位空缺,李世民想過要立李恪為太子。

為此還特地詢問過長孫無忌的意見,隻不過被長孫無忌三言兩語就擋了回去。

最終太子之位還是給了李治,給李唐皇室帶來的影響幾乎是毀滅性的。

這也可以說是李世民英明睿智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重大失誤。

而李恪為何會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呢?

為何會在儲君之位的角逐中輸給了平庸的李治呢?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李恪的出身沒有李治有優勢。

李恪的母妃是隋煬帝之女楊妃,也就是說李恪有一半前朝皇室的血統。

這樣的出身怎麼可能繼承大唐的天下?

他的母族是前朝的遺孤,難保不會有前朝的死忠派會借助他的登基顛覆朝代。

反觀李治,不僅是李世民最愛的長孫皇後所出,而且有得力的娘舅,長孫無忌作為朝中的肱骨之臣,以後將會是李治繼位後最強大的助力。

出身正統,舅家給力,這些都是李恪不具備的優勢。

其次,長孫無忌作為朝中的一大政治派別,他不可能讓李恪登基。

長孫無忌是國舅,又是凌煙閣功臣之首,在朝中的地位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政治野心是不容小覷的,原本他的外甥李承乾是板上釘釘的皇位繼承人,鬧了一出殺弟陰謀,兩個外甥接連折了進去,就剩下一個沒什麼主見又略顯平庸的李治。

長孫無忌唯一的妹妹去世後,這幾個外甥就是長孫無忌心中最牽掛的人了。

他不可能眼看著三個外甥都沒落。

所以,他一定是要保證李治繼位的。

盡管李治的能力平庸,但是,從他的角度來說,一個平庸的外甥也許比一個能力出眾的外甥更好控制。

而李恪當然不能成為李治繼位的絆腳石,對於李世民來說,李恪或者李治都是一樣的親兒子,而且李恪因為性格果敢,比李治更加像父親。

李世民顯然更加滿意李恪,但是長孫無忌的道理也很大,李治是嫡子,又仁厚,沒有必須改立李恪的理由。

再說,盡管李世民確實疼愛李恪,但是,李世民作為一個慈父,他其實對所有的兒子都非常疼愛,尤其是嫡長子李承乾,幾乎可以說是傾盡了所有的心血在培養愛護。

雖然李恪確實性格比較像李世民,但是李世民愛子之心的權衡之下,依舊認為李治是最好的人選。

隻有李治才會保全所有的兄弟。

事實證明李世民的判斷沒有錯,李治雖然政治能力不夠出眾,但是在兄友弟恭這方面,李治的確是一個仁慈友愛的兄弟。

即使後來李恪被告發謀反,李治依舊想在文武百官面前為李恪求得一線生機,盡管我們無法得知他這樣的求情舉動是出自真心還是作秀,但他明明白白做出了求情的舉動,而不是一聲不響地對兄弟痛下殺手。

從一點來看,或許李世民當初立他為太子的初衷確實沒有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