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權在握的劉娥為何不學武則天稱帝?《網路歷史》

有呂武之才,卻無呂武之惡,這是後世史學家對劉娥的評價,劉娥是北宋章獻明肅皇後,宋真宗趙恒第三任皇後,也是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從她開始,臨朝稱制的皇後謚號都是四個字。

後世常將她和呂雉、武則天放一起對比,稱贊她有呂武的才敢,卻沒有呂武的狠毒。

當然這也是因為她沒有學武則天稱帝,沒有顛覆北宋的朝政,後世才這麼誇贊她。

那麼,臨朝聽政11年的劉娥,為何沒有稱帝?

是沒有條件稱帝,還是她本身沒有稱帝的欲望呢?

個人認為,劉娥沒有稱帝,實為不能也,非不想也。

為什麼說劉娥不是不想稱帝呢?

因為她的野心其實一直昭然若揭。

從宋仁宗13歲登基開始,劉娥就開始從幕後走向朝堂,軍政大權皆系於她一身,即使是在宋仁宗未登基前,宋真宗晚年身體不好,其實很多軍國大事在宋真宗時期就已經是由劉娥批閱的了。

宋真宗病危之際,天象有異,占卜得出『女主昌』的卦象,宋真宗心裡就已經對劉娥有些戒備了。

他和自己的心腹周懷正和寇準一起密議要讓太子監國,這件事是瞞著劉娥進行的,但是當寇準出宮安排起草太子監國的詔書事宜的時候,事情走漏了風聲,被劉娥知道了這件事。

宋真宗不敢讓老婆知道自己曾經想要把她逐出政治權力中心,推說『不記與準初有成言』,他竟然說不記得跟寇準達成了協議,寇準隻能為宋真宗背鍋。

劉娥和丁謂,也就是寇準的死對頭,一起尋了個由頭,就罷免了寇準的宰相職務,由丁謂取而代之。

後來,寇準一黨的周懷正眼見劉娥和丁謂趁著宋真宗病危把持朝政,狗急跳墻,準備發動兵變。

然而事情再次敗露,劉娥先發制人,周懷正被殺,削寇準萊國公頭銜,把寇準貶斥到廣東雷州。

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宋真宗進行的,宋真宗被蒙在鼓勵,還會問伺候的人,為什麼寇準這麼多天不進宮看他。

劉娥借助寇準的政敵丁謂,鏟除了寇準的勢力,也鏟除了那些反對她聽政的勢力,由此可以看出,劉娥確實有呂武之野心。

後來,宋真宗去世,劉娥與宋仁宗一起臨朝聽政,她是身穿帝王龍袍出席的,而且,她還要穿著帝王之服去太廟舉行祭祀大典,穿著龍袍去拜大宋的祖宗,這野心還不夠明顯嗎?

所以說,劉娥是有稱帝的想法的,隻是制約於客觀條件無法實現這個野心,外部環境跟武則天相比,有更多的阻礙,而且劉娥本人確實沒有武則天那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心狠手毒。

影響劉娥不能稱帝的制約條件主要有四個方面:

跟宋真宗趙恒是真愛,愛人去世後不忍殘害他的骨肉兄弟和江山社稷

自劉娥十五歲在襄王府初遇趙恒,趙恒對劉娥的就一直寵愛有加、不離不棄。

要知道,當時劉娥不過是一個結過婚的歌女,跟著丈夫走街串巷賣東西的,迫於生計,丈夫把她送進襄王府當歌姬,誰知道竟然被趙恒看上了。

從此兩人如膠似漆,宋太宗嫌棄劉娥出身低微,下令將她逐出京城,但是趙恒竟然將劉娥藏在下屬家中,偷偷私會。

被包養以後的劉娥並沒有拋棄自立自強的本性,她抓住了命運給她的最大的饋贈,刻苦學習,讓自己成為能夠跟趙恒勢均力敵的女性。

因此,趙恒越來越離不開她,在登基後就立刻接劉娥進宮,封為四品美人。

沒多久,趙恒的郭皇後去世,趙恒有心要立劉娥為後,無奈大臣反對。

趙恒雖然沒有跟大臣們對著幹,但是他一直在等待時機。

後來,劉娥身邊的侍女李氏受趙恒寵幸,成功誕下皇子。

趙恒就把李氏的兒子抱給劉娥撫養,讓劉娥成為孩子的母親。

這也是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的原型。

有了兒子,趙恒再次提議立劉娥為皇後,而大臣們依舊反對,但是趙恒一意孤行,還是給劉娥皇後的名分。

劉娥從一個孤女,到一國之母,15歲之前,她飽受生活的折磨,15歲以後,她遇到趙恒,才明白,這世上真有不顧身份地位的愛情,趙恒是這世界上最愛護她的男人了。

劉娥跟武則天的區別也是在這裡,武則天跟李治之間利用多過愛情,劉娥跟趙恒之間是有真愛的。

如果劉娥堅持要稱帝,首先她就必須鏟除趙恒的兄弟和子女,跟武則天一樣,鏟除李唐皇室的反對力量,才能具備登基的前提。

劉娥不忍讓趙恒九泉之下死不瞑目,所以,出於對趙恒的愛,劉娥不可能以鏟除趙家人為代價而登基。

劉娥是苦出身,內心依舊是善良的,對反對她聽政的政敵,她雖然貶斥了他們,但是並沒有下殺手,對太子生母、養母她也是一直善待

比如反對她最強烈的寇準,她雖然一再貶斥,但是從未傷害他的性命。

而太子的生母李氏,她也沒有因為忌憚她以後要奪回兒子而下殺手,反而是一直多加照顧,李氏死的時候,劉娥是用皇後的禮儀下葬,太子也並沒有怨恨劉娥,甚至在劉娥去世後,當時已經是皇帝的宋仁宗下令民間和朝廷都不得妄議太後臨朝稱制的往事。

太子的養母楊氏,也是趙恒的寵妃,當時趙恒要把太子給劉娥撫養,但是劉娥卻說給楊氏撫養,要知道當時趙恒也非常寵愛楊氏,出入都要帶著她。

把太子給楊氏撫養,讓太子和楊氏處出感情來,對於楊氏來說也是一道保命符。

在宮中同為趙恒的妻妾,劉娥對待楊氏始終如親姐妹一般,不論趙恒去世前後,始終如一。

可見,劉娥的心底是善良的,她不會為了得到權力就泯滅自己的良知。

北宋的文化氛圍沒有唐朝那麼開放,陳朱理學初見端倪,講究禮儀制度

唐朝文化的兼容並蓄在歷朝歷代都屬於一個頂峰的存在,作為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武則天要登基尚且要提前做好大量的輿論工作,說自己是彌勒佛轉世,又要興建明堂,又要發佈《金剛經》營造輿論氛圍。

到了北宋,有了武則天這麼一個前車之鑒在,北宋的那些忠臣怎麼可能會讓歷史重演?

北宋的朝臣對武則天的評價是『唐之罪人,差一點就斷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這句話讓劉娥稱帝的念頭一下子被一盆冷水澆下來。

再加上北宋立國後,重文輕武,陳朱理學在這個時候開始成形了,國家非常註重禮儀制度,在文化氛圍如果濃厚的情況下,劉娥要稱帝面臨著比武則天更加困難的思想改造。

『女主昌』會受到天下人的唾棄,所以,劉娥的輿論基礎沒有武則天那麼好。

她跟太子不是親母子,登基名不正言不順

劉娥一生無子,兒子不是她親生的,更加不是她親自撫養長大的,雖然她對宗仁宗也還不錯,也盡到了教養的責任,但是畢竟不是親生的。

劉娥稱帝的底氣就不是那麼大,武則天生了那麼多兒子,尚且不敢全部殺死,她就這麼一個養子,要是想要稱帝,這個兒子會放過自己嗎?

她要付出的代價,跟武則天相比,恐怕是她無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