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期,大唐朝廷和叛軍實際上純粹是在比爛。《網路歷史》

『安史之亂』,假如單純按照其字面意來理解的話,可以簡單的劃分為由安祿山為首的階段和史思明為首的兩個階段,不過,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則可以劃分為五個明顯的階段:

第一階段:755年12月至756年6月,叛軍獲得了最初階段的勝利,最後受阻於潼關天險,同時後方基地河北等多地陷入勤王軍的攻擊;

第二階段:756年7月至757年11月,叛軍攻克潼關,占領長安,控制的區域和兵力達到鼎盛階段;

第三階段:757年11月至759年4月,唐軍收復京師長安,叛亂陷入谷底,接近平息;

第四階段:759年4月至762年10月,叛軍重新崛起並和唐軍陷入了長期對峙;

第五階段:762年1月至763年1月,唐軍發動全線進攻,最終獲得勝利,叛亂平息。

叛亂前期,朝廷在軍事上犯下了嚴重但並非致命的錯誤,導致潼關失守和京師陷落,但等到唐軍收復長安之後,也就是上文所列的第三階段,叛軍和唐軍實際上都陷入嚴重的內訌和戰略上混亂,純粹是在比爛。

先看看叛軍方面。

一,內部分裂。

757年初,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刺殺並取而代之,隨即引起安祿山的好友兼副手,留守在河北老巢的史思明的嚴重不滿,進而演變成對立,叛軍由此實際上分裂成兩個獨立的集團。

二,內訌。

761年春,剛剛率領叛軍在洛陽附近擊敗優勢唐軍的史思明,被部將和兒子史朝義合夥謀殺掉,叛軍的高級將領開始人人自危,團體目標從推翻大唐演變成保住個人性命和權勢地位,獲勝變成了枉然。

再來看看朝廷方面。

一,沒有穩住史思明。

758年初,史思明向朝廷投降,唐肅宗立即封了史思明為歸義王,還兼范陽節度使,其七個兒子都被授予顯赫官位。

而史思明受了冊封之後,馬上斬了安守忠和李立節兩人,以表明自己對朝廷的誠意。

在當時安慶緒依然據守相州的情況下,正確的策略是穩住史思明,而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解決他,結果操之過急,激起了他的再次叛亂。

二,相州大戰中沒有處理好指揮權問題。

唐軍將安慶緒所率領的叛軍包圍在相州,沒有分兵去把河北收復被叛軍占領的廣大區域,而是進行曠日持久的包圍戰,結果在史思明再次叛亂之後,被內外夾擊。

等到兩軍決戰之時,唐軍的指揮權竟然分散在九個節度使手中,沒有任命一位統帥,結果被叛軍以弱勝強,輕松獲勝。

『安史之亂』被平息之後,叛軍犯下的錯誤已經隨之煙消雲散,但朝廷的失誤卻影響深遠:1,被朝廷招降的叛軍將領始終懷有疑懼,從而不放過任何擴充實力的機會以求自保;2,節度使軍隊在聯合作戰中的指揮權問題,始終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