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看看大唐朝廷是在什麼時間點請求回紇出兵增援的。
761年春,『安史之亂』中叛軍的第三任領袖,同時也是軍事指揮能力最強的叛將史思明,被他的兒子史朝義和部將聯手刺殺。
由於在此之前,叛軍剛剛在洛陽附近的會戰中擊潰唐軍,史思明死後,史朝義忙於收攏人心,加強統治,恰到好處的讓叛軍暫時停止了發動新的攻勢,戰爭陷入了短暫的僵持狀態。
762年唐肅宗病逝,代宗在長安登基繼位,隨即宣佈大赦天下,叛軍內部開始出現動搖。
史朝義為了打破僵局,挽救自己行將滅亡的命運,派出使者向回紇請求聯合作戰,攻滅唐朝,並進而瓜分其領土。
回紇早在大唐立國初期,就曾經派出騎兵協同作戰,攻滅薛延陀,更是在部落階段一度向大唐稱臣,接受了唐朝的管轄,故而在獨立建國之後,順理成章仍然與大唐王朝保持友好關系,沒有像周邊的其他遊牧民族那樣,越境進行騷擾和劫掠。
顯而易見,這種歷史淵源的存在讓回紇接受困境中的史朝義提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得到消息的唐代宗為了穩妥起見,立刻派仆固懷恩《回紇可汗的嶽父》前往回紇朝廷,說服對方派騎兵與唐軍協同作戰,擊滅史朝義。
當然,最終回紇可汗同意了大唐的請求,派出數萬騎兵參戰。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回紇騎兵加入戰局之前,唐軍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叛軍的滅亡僅僅是個時間問題,也就是說,大唐王朝完全有能力獨力將叛亂鎮壓下去,而從安祿山起兵反叛,到史朝義退守洛陽這段時間的戰爭進程早已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回紇騎兵的加入,僅僅是加快了戰爭的進程而已,並沒有改變朝廷和叛軍之間的戰略態勢。
當然,由此自然而然會衍生出兩個額外、但高度相關的問題:1,回紇有沒有跟叛軍合作的可能性;2,假如回紇與叛軍合作,大唐還能應付得來嗎?
其實,這兩個問題,同樣是回紇可汗在面對史朝義使者之時在考慮的問題。
首先,從回紇舉國上下的感情來說,自然是傾向於支持大唐朝廷的,而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權,其內政外交政策又必須具有延續性,換句話說,可汗不可能完全不顧及臣民的立場而一意孤行。
其次,彼時的叛軍,內部已經四分五裂,早先起兵之時的精銳也基本消耗殆盡,並且陷入了唐軍的包圍之中,處在茍延殘喘的狀態,不可能承擔起臂助的作用。
假使回紇出兵,不可避免的成為戰場的主力,為他人火中取栗,智者不為。
最後,風起雲湧的勤王軍和起義軍,足以證明李唐的統治仍然深得人心,而郭子儀、李光弼等節度使和所屬部隊已經在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具備了相當強的戰鬥力,再考慮到大唐的版圖和國力,回紇加入叛軍,同樣沒有多大的勝算。
據此不難得出結論:1,回紇根本沒有與史朝義合作的可能性;2,沒有回紇騎兵的增援,大唐王朝同樣能將叛亂鎮壓下去。
下面是百度詞條關於回紇的解釋,請參考:
回鶻《拼音:huí hú;維吾爾文:Uyghur》,是中國少數民族部落,其先祖為匈奴。
回鶻是維吾爾族祖先 ,由回紇改名而來 。
回鶻人是遊牧民族地區最早過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佈於新疆,在內蒙古、甘肅、蒙古以及中亞的一些地區也有散居。
漢文史料中『回紇』一詞來自古回紇文,回紇之名來源於部落韋紇、烏護。
回紇是鐵勒諸部的一支,韋紇居住在土剌河北,烏護居住在天山一帶。
其後統一鐵勒諸部,回紇逐漸成為鐵勒諸部的統稱。
廣德元年《763年》,英義可汗《牟羽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為回鶻汗國國教。
貞元四年《788年》,武義天親可汗上表請改稱回鶻,取『回旋輕捷如鶻』之義。
元和三年(808年),保義可汗連續擊破吐蕃、大食,征服葛邏祿,收復北庭、龜茲,疆域達到費爾幹納,令唐代絲路交通重新打開。
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瓦解,漠北回鶻部落大部分南下華北,其餘部分分三支西遷,其中一支和天山以北一帶原有的回鶻結合 ,大中十一年《857年》,唐朝冊封西遷回鶻龐特勤為懷建可汗,開啟了回鶻《畏兀兒、維吾爾》嶄新歷史篇章。
回鶻汗國是奴隸制社會,人逐水草而居,汗國晚期依照粟特文創制回鶻文,也使用漢文。
回鶻汗國助唐平定安史之亂,和唐王朝保持著緊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
回鶻人對於中國文化和中亞文化的發展都曾做出過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