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享年81歲,臨死前說了10個字,讓武家免遭滅門之災。《網路歷史》

天授元年,武則天改元稱帝,建立武周,定都洛陽,改名神都,並且給自己造字『曌』為名字,改名武曌。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相比於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多名皇帝,武則天算得上長壽。

而她臨死前,和周圍的人說了10個字,隨即武家得以保全,那麼當時武則天到底說了什麼呢?

武則天登基為帝的畫像

武則天臨終留言

武則天臨死前,回顧自己的一生,能夠以女子身坐上那天下至尊的位置,也算是不枉此生。

而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身後事了。

武則天想了很久,對周圍的人說了10個字:

『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

這是身邊人沒有想到的,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武則天會以皇帝的身份入葬。

武則天會『自廢帝號』,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保住武家。

武則天臨死前曾留下一句話

在中國古代,身居高位者非常重視稱呼和死後的追封。

甚至有些人寧可生前什麼都不要,隻為死後能留一個美名。

武則天雖然開創了女性稱帝的先河《中國封建歷史》,但也沒有徹底跳出大環境限定的框框。

她同樣在意自己死後的名聲以及家族的未來。

如果武則天以帶著皇帝之名去世,武家人就有借口打著光復武周的旗號起兵造反,但如果武則天稱自己是皇後,那麼她死後武家人就對李唐政權失去了直接的威脅,所以也得以保全。

武則天稱帝的畫像

武則天早年為了坐穩皇位,處決了不少人,哪怕是自己的兒子,也對自己又敬又懼,李家平白被『奪』了江山,多少人對自己存在不滿之心,倘若可以還政於李唐,而自己又以皇後自居,李家人想要報復自己乃至武家人,也很難找到正當理由。

武則天無疑是有慧心的,雖然她無法左右後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讓武家人免遭滅門之災完全不成問題。

甚至早在立太子的時候,武則天就已經在思考整個武家的未來了。

影視劇中的武則天

身為皇帝,立儲無疑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決策之一。

其他皇帝操心的是立哪個兒子合適,而武則天則思考到底是『立武』還是『立李』。

武則天立太子

一開始武則天是想立武家人為儲君,因為這樣在她百年後可以防止李家的反撲,武則天擔心立李家人為皇帝,在自己死後皇帝會大肆殺戮武家泄憤。

並且此時武則天的侄子都在朝中為官,尤其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兩人,更是費盡心機想讓武則天立他們為太子,武則天為此十分糾結。

武則天的侄子希望自己能被立為太子

狄仁傑的一次進諫卻讓武則天如夢方醒。

狄仁傑和武則天說:『您本是嫁到李家來的,如果立武姓人為皇帝的話,日後您就成了外戚,也自然不會被子孫後代記住,從來也沒聽說哪個皇帝會把自己的姑姑放進太廟中祭奠』

武則天這才恍然大悟,自己雖然姓武但是已經嫁到李家,終究是李家的人,即使立了武姓為帝他們也不會尊敬自己。

而立自己兒子為君,她在世的時候還能適當地引導控制,而武家人也可以入朝為官,漸漸緩和和新君的關系。

狄仁傑的拓像

並且立李家人為太子可以給自己留下美名而非罵名,兒子也會將自己供奉進太廟。

這在封建時代是十分重要的。

想清楚這一點的武則天,沒多久也選好了儲君——自己的兒子李顯。

世事難料

武則天本以為立了李顯為太子後李唐的舊臣就不會再折騰,但令她沒想到的是,狄仁傑推薦的重臣張柬之竟然帶領眾人發動了神龍政變,武則天也被逼提前還政李唐,讓位李顯。

武則天被迫提前還政

並且此次政變11月後,武則天就崩逝了,享年81歲。

不過通過政變後武則天和李顯的相處,也有人提出,武則天當時雖然年邁,但能成皇帝者怎麼可能一點後手都不留,就任由臣子奪權成功?

所以這一部分人猜測,武則天當時很有可能是故意為之,她本就有將皇位交還李家的想法,聽說政變的消息後倒不如順水推舟,一來這是自己希望的事情最終走向,二來則是因為自己還可以通過賣慘,給武家人多要一道保命符。

不同影視劇中的武則天

神龍政變發生後,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是為唐中宗。

李顯即位後,還時常去看母親,這至少說明李顯對母親尚有敬重之心,或者說李顯甚至有些愧疚,因為武則天將自己立為太子,這天下未來總歸會屬於自己,根本不需要提前逼迫母親退位。

而武則天當時也是不再梳妝打扮,一副精神非常差的模樣,再也沒有當年女皇的風采。

且李顯來看望自己時,武則天也總是一副難過的樣子,並和兒子李顯哭訴,自己立他為太子他卻縱容手下發動神龍政變,將自己陷於如此境地。

李顯則跪地向母親謝罪。

影視劇中的李顯

也是因為如此,後來武家仍然有很多人在朝為官,別說是有『滅門之禍』了,生活完全稱得上『無憂無慮』。

武則天有帝王之才

不得不說,武則天雖然是一介女流,但確實有帝王之才。

她能夠坐穩皇位,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誠然,武則天稱帝後在朝中大量安排武家人的行為,讓其在皇位上坐得越來越穩當,但這並不能掩蓋她那鐵腕統治下的出色政績。

武則天稱帝上朝

武則天在位時大興科舉,不論出身,有才者皆可入朝為官。

她的執政理念是人各有長,不應隻在世家門閥子弟中選拔人才,並且武則天此舉也打擊了門閥貴族,讓他們不能再無所休止的擴張自己的勢力。

此外她還開創了殿試制度,武舉人選拔以及後世沿用的試官制度。

武則天時期大興科舉

武則天認為,『建國之本,必在務農』所以重視農桑,輕薄徭役賦稅,她在位時農民百姓的生活有所好轉,從武則天上位到神龍元年退位,大唐的人口數量近乎翻倍。

許是因為中原越來越繁榮,哪怕是邊陲小鎮,百姓的生活也有顯著提高,這就吸引的吐蕃等國經常犯境。

武則天根本不怕外敵進犯,而是下達命令讓將士們大膽平叛,趁機收復了安西四鎮,同時鞏固西北邊防,打通絲綢之路,可謂是『功在當代,造福後人』。

武則天時期安西四鎮得以被收復

自古以來,大多數皇帝都很反感那些辱罵自己的人,但武則天對此不以為意,氣度不凡,曾在看到駱賓王一紙《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時,不僅沒有對其中的不敬之詞多做指摘,反而驚嘆於駱賓王的文才,感慨『如此大才卻不能為自己所用,實在可惜』。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畫像

雖然後代儒生對武則天的評價十分惡毒,但武則天作為一代女帝,她的功績是無法否認的,她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為大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