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唐朝歷史中最著名的叛亂,安史之亂是李唐盛世的轉折點,從此之後,李唐再也沒有恢復到最初的繁榮,並且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而在這次事件中的兩個人,安祿山和李隆基有著非常微妙的關系。
按道理說,李隆基應該不會看不出安祿山的野心,更何況到了後期,安祿山大權在握,為何李隆基卻一點也不對他進行戒備,是不是太過於放心了,這一切都顯得太反常了。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是擔心兒子篡權。
想當初李隆基就是發動政變,將當時的太平公主一夥全部誅殺,而太上皇李旦宣佈正式放棄權力,李隆基成了實際的皇帝,從此開啟了開元盛世的局面。
但是步入了老年的李隆基心態發生了變化,他擔心自己的兒子們也會向他當初一樣,廢了自己,而自己就會變成第二個李淵或者李旦。
所以當有人告密太子和另外兩個兒子準備謀反的時候,李隆基毫不猶豫就將三個人全都殺了。
雖然後來的太子李亨非常低調,但是依然無法阻止李隆基對他的懷疑。
當初的長安駐紮著唐朝最強大的軍隊西北軍,可以說誰控制了西北軍,誰就是真正的皇帝。
而太子跟西北軍關系很好,按道理說沒什麼問題,但是李隆基就不放心了,他怕太子會借西北軍的力量直接搞垮自己,所以他準備借助唐朝的另一支軍隊關東軍來保護自己。
以往關東軍由三個人掌握,分別制衡,如果西北軍叛亂,關東軍就不是很好用,所以李隆基出於自身考慮,就直接讓安祿山一個人掌握了整個關東軍,這樣就有足夠的資本和西北軍對抗。
安祿山是聰明人,知道李隆基是在利用自己,但是只要能讓自己大富大貴,他也不在乎這些。
後來李隆基讓安祿山拜見太子的時候,安祿山就說他隻知道皇帝,並且隻效忠皇帝,不知道太子,這讓李隆基非常開心,覺得安祿山就是自己的人了,於是對安祿山放下了戒心,專心去對付自己的兒子們了。
二是制衡楊氏兄妹。
太子雖然能威脅自己,那畢竟是以後的事,但是當時李隆基還需要安祿山對付另外一個權臣,那就是宰相楊國忠,更何況他的妹妹是楊玉環,一個掌握著皇帝給與的權力,一個掌握著皇帝私人的秘密,兩個人可謂是政治盟友,裡裡外外操控著李隆基的一切。
皇帝都是操弄權術的高手,他們可不希望手底下的臣子們抱成一團,不然他們可以聯合起來架空自己,這樣自己就成了沒有權力的皇帝。
李隆基也是這樣想的,當然,他想的也沒錯,唐朝後期的皇帝好多都是擺設,被自己的手下玩弄甚至被手下殺害。
雖然李隆基沉溺於酒色,但是對權力的欲望依然非常渴望,他依然想著要揮斥方遒,所以當楊國忠和楊玉環成了李隆基身邊紅人的時候,李隆基為了防止自己變成楊國忠的擺設,必然需要一個人來制衡楊國忠。
這個時候他就找上了安祿山,讓他當上了節度使。
而安祿山也沒有讓李隆基失望,事實上,安祿山和楊國忠的關系一直十分惡劣,安祿山經常仗著自己有兵權,而且看不起楊國忠是憑自己妹妹的關系才當上宰相的,不聽楊國忠的命令。
而楊國忠也經常在李隆基的耳邊告發安祿山謀反,兩個人就這麼互相打擊,而李隆基偶爾也出來做做和事佬,調節一下兩個人的關系,享受兩個人對自己的依賴,然後又繼續老樣子了。
還有就是李隆基不相信安祿山會有謀反的想法。
安祿山的一切都是李隆基給的,節度使的身份和權力都是李隆基給他的,既然我能給你,也能夠收回來,安祿山雖然擁有三鎮的軍力,但是還有其他的軍隊可以進行節制,所以他一開始是不擔心安祿山會謀反。
更何況,李隆基年輕時候就是自己親自帶兵上陣的,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非常自信,又鏟除了太平公主一夥人,對自己的權謀也非常有信心,所以即使安祿山謀反了,他相信憑借自己的本事,依然可以擊敗安祿山。
當然他的設想是美好的,隻是後期真的發生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因為沉迷於酒色,已經打不動了,而且其他的藩鎮的節度使都不聽他的指揮了,這些是在他的意料之外的。
三是愛惜軍事人才。
安祿山在帶兵上確實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李隆基需要他來帶兵打仗。
在當時,唐朝的邊境還不穩定,西邊的吐蕃,北邊突厥經常來犯,漢人將軍一般很少主動出擊,想著能夠守住就行了,當然這和他們受到的教育有一定的關系。
但是安祿山是胡人,崇尚武力,他沒那麼多心思,既然你敵人來打我了,那我就反擊,甚至追到你老家。
所以用胡人打仗,效果更好,邊境更穩定,由此也誕生了很多的胡人將領,比如哥舒翰,等等。
可以說,安祿山的存在,一方面出於軍事的需要,需要他帶兵打仗穩定邊疆,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政治的需要,需要他來牽扯住楊國忠,需要他來制衡太子,防止朝政出現極端勢力架空李隆基,而安祿山就是用來平衡各方勢力的。
但是可能連李隆基都沒想到,安祿山也會帶兵造反,由此造成的安史之亂對唐朝的國祚是致命性的打擊,使得自武則天之後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政治局面再一次地陷入了動蕩之中,而李隆基也成了史書上用人不慎,沉溺於酒色的唐明皇。
歷史已經過去,但是歷史一直在重演,安祿山不是第一個造反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事實上,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這樣的情況一遍遍在重復上演著,隻希望今後不再有戰亂,不再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