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大戰證明秦瓊比李勣還厲害,他稱病不出,李世民什麼要拿走那桿大鐵槍?《網路歷史》

玄武門之變後,大唐翼國公、上柱國、左武衛大將軍秦瓊就遞上了請假報告,直到貞觀十二年病薨,再也沒有拿起他那桿威震天下的超級重槍披掛上陣。

有人說從貞觀元年開始,秦瓊的那桿大鐵槍就被李世民變相『沒收』了,當時給出的理由很冠冕堂皇:『您的長槍無人能敵,還是由朝廷當做鎮國之寶收藏保養,也便於讓後人瞻仰!』

這種說法居然能找到歷史依據:《舊唐書·列傳十八》和《新唐書·列傳十四》都記載了秦瓊是李世民的殺手鐧,嘚瑟的敵將必然會成為秦瓊的槍下亡魂——關鍵時刻李世民不派跟自己最親近的尉遲敬德而派秦瓊出馬,其中自有兩方面的考量。

秦瓊是李淵最看重的猛將,如果他被調去協助太子建成,對李世民無疑是一個重大威脅。

李世民把秦瓊當做殺人機器無限利用,既能免去尉遲敬德失手敗亡的風險,又能消耗秦瓊的體能和健康。

秦瓊被李世民利用到極限,秦瓊也很無奈:『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

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我們細看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就會發現秦瓊不僅是鬥將、猛將,還能稱得上大將。

在古代,大將不僅僅代表級別,還是一種綜合評定。

在《隋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七》中,隋煬帝楊廣與賀若弼之間曾有過這樣一番談話:『煬帝之在東宮,嘗謂弼曰:‘楊素、韓擒、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劣如何?

’弼曰:‘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虎是鬥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

’太子曰:”然則大將誰也?

”弼拜曰:‘唯殿下所擇。

’弼意自許為大將』

很多人認為秦瓊也就跟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一樣,也就是個鬥將或猛將,在瓦崗管內馬軍、在玄甲軍當統領,也算得上是一位騎將。

有時候史料中的細節往往被人忽略,我們細看史料中的三次大戰,就會發現秦瓊比李勣還厲害。

前兩段史料來自《舊唐書·列傳第十八》:『秦瓊以前後累勛授建節尉。

從須陀進擊李密於滎陽,軍敗,須陀死之,叔寶以餘眾附裴仁基』『李密與化及大戰於黎陽童山,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

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之,密遂獲免。

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化及乃退』

在這兩次大戰中,都表現了秦瓊卓越的指揮能力,而且這兩次戰鬥,都是秦瓊收拾敗局或扭轉戰局,李勣沒有在滎陽大海寺之戰中困住秦瓊,也沒有在瓦崗大敗時力挽狂瀾。

秦瓊危難之際顯身手,李勣沒有與他並肩戰鬥,也沒有遭遇同樣的對手,所以可能還看不出兩人的高下,在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到五年之間,他們碰上了曾在瓦崗軍為裨將的劉黑闥,兩戰之下,秦瓊就顯出了比李勣更勝一籌的綜合能力。

李勣是打不過劉黑闥的:『黎州總管李世勣《後避李世民名諱改稱李勣》不能拒,棄城走保洺州。

黑闥追擊破之,步卒五千人,皆歿於陣,世勣與武通《唐將秦武通》僅以身免。

《舊唐書列傳第五》

李勣被劉黑闥追著打,李世民萬般無奈之下祭出了殺手鐧:『劉黑闥引兵還攻洺水,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寶邀擊破之。

《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唐紀六》

李世民總是在最關鍵時刻才會派秦瓊出馬,兩年前尉遲敬德不但把唐營諸將打得望風披靡,還生擒了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陜州總管於筠、內史侍郎唐儉、行軍總管劉世讓,最後又是李世民派秦瓊出馬,在美良川兩敗尉遲敬德,不但穩定了戰局,還把尉遲敬德打得被迫投降。

這三次大戰,秦瓊都表現不俗,李淵對秦瓊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不但欽賜金瓶,還表示可以割自己的肉來給秦瓊下酒。

李淵給秦瓊的封賞已經到了極限,到了李世民繼位登基的時候,除了賜姓封王、晉升天策上將,也沒有什麼能讓秦瓊心動的了。

但是對很多人來說,改姓也未必是榮耀,天策上將是李世民專屬稱號,更不能授予他人。

皇帝和大將最怕的,就是『功無可賞』,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很危險的。

於是玄武門之變『十大功臣』名單上沒有秦瓊,後來的征戰中也看不見秦瓊的身影,但是秦瓊薨逝後,李世民卻給了他一個任何武將都享受不到的待遇:『太宗特令所司就其塋內立石人馬,以旌戰陣之功焉』

貞觀十一年,李世民曾親自核定帝王將相陵墓規制,對石人石馬做了嚴格要求:隻有立下大功的李家宗室親王,才可以在墓前設立石人石馬,如果隻是親王或隻有大功,都享受不到這個待遇,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李世民在一年之後破格為秦瓊修墓,足以證明在他心中,秦瓊的軍事能力遠非其他名將可比,秦瓊入土為安,李世民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來了。

網上流傳的『秦瓊倒掉李世民賜藥』純屬無稽之談,史料中沒有半個字記載。

在秦瓊『稱病』的十二年裡,別說賜藥,就是派太醫診治和過府慰問,李世民也統統沒做過,兩個人好像都把對方忘了。

李世民選擇性地忘了秦瓊,卻沒忘記他那桿大鐵槍,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在玄武門前找不到秦瓊之後,李世民就把他的大鐵槍沒收了:『秦武衛勇力絕人,其所將槍逾越常制。

初從太宗圍王《世》充於洛陽,馳馬頓之城下而去,城中數十人,共拔不能動,叔寶復馳馬舉之以還。

迄今《唐玄宗天寶年間》國家每大陳設,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

《唐朝知史官劉餗所編《隋唐嘉話》》 』

兵器和戰馬一樣,都是大將的最親密夥伴。

秦瓊的忽雷駁在秦瓊薨逝後『嘶鳴不食而死』,大鐵槍卻被李世民拿去當了鎮國之寶。

史書沒有記載李世民『奪槍』的時間是貞觀元年還是十二年,但是按照常理推斷,像秦瓊那樣的大將,沉睡於昭陵的時候,戰馬長槍都應該是陪在他身邊的。

結果秦瓊身邊隻有忽雷駁而沒有大鐵槍,這就難免讓人懷疑李世民早就動了手,秦瓊在失去大鐵槍之後,也明白了李世民的良苦用心:與其君臣相疑,不如一別兩寬。

總體來說,李世民對功臣還是不錯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他隻殺了兩個《陳國公侯君集、鄖國公張亮》,處置了三四個,尉遲敬德後來也『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跟那些被殺被免的凌煙閣功臣相比,秦瓊享受的待遇還算是極高的,這可能是君臣之間早已達成了默契。

秦瓊生為大將,薨為門神,我們在欣慰的同時,也不能不產生這樣的聯想:秦瓊一病十二年,是真病還是裝病?

如果他繼續為大唐征戰,會不會跟李靖李勣一樣再立蓋世奇功?

秦瓊建立不朽功勛,李世民拿什麼來封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