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戰神李靖,65歲時還請求掛帥遠征,李世民大喜過望。《網路歷史》

公元630年,陰山腳下的廣闊草原上,大唐與東突厥最後的決戰一觸即發。

面對突厥人遮天蔽日的箭雨,一支身穿明光鎧甲的騎兵率先殺出,箭雨並沒能阻擋唐軍沖鋒的步伐,不可一世的突厥騎兵,很快就在這場硬碰硬的戰鬥中,被裝備精良的大唐騎兵徹底擊敗。

唐軍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一次次戰勝突厥軍隊,最終使得東突厥徹底滅亡。

而指揮這場戰鬥的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大唐戰神李靖,他將自此開啟大唐輝煌的歲月。

李靖出身於北周的一個官宦之家,在家庭的熏陶之下,從小就有著很強的進取之心,文武才略也極為出眾。

他的舅舅是隋朝的名將韓擒虎,每當與李靖談論軍事的時候,無不拍手稱絕。

長大後,李靖在隋朝先後做了幾個小官,雖然官職卑微,但李靖卻在每個職位上,都能用自己的才智,將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官,做的聞名於朝堂之上。

35歲時,李靖開始跟隨李淵和突厥作戰,但此時反對隋朝暴政的叛亂,已經風起雲湧,起義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滌蕩著隋朝的統治。

而李淵當時任隋朝太原留守,當他看透形勢後,就暗中招兵買馬,準備伺機而動。

李靖的心很細,早已看出了李淵的貓膩,李靖也是忠心的將軍,他要把這一信息報告給隋煬帝,於是,他偽裝成囚徒前往江都。

但當李靖到達京城長安時,關中已經大亂,李靖的計劃也未能如願。

沒隔多久,李淵在太原起兵,一路過關斬將,迅速拿下了長安,47歲的李靖被捉拿。

滿腹經綸的李靖在臨行將要被斬時,大聲痛斥李淵,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

李淵之子李世民十分欣賞李靖的勇氣,於是將其召入幕府。

李淵建立唐朝稱帝後,李世民被冊封為秦王,為了平定其餘的割據勢力,50歲的李靖跟隨李世民東進,消滅了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後,開始逐漸嶄露頭角。

在這場戰役剛剛打響不久,盤踞在江陵的蕭銑政權派舟師溯江而上,企圖攻取唐朝疆土。

為了徹底消滅蕭銑這一割據勢力,李淵派李靖奉命出征,51歲的李靖獻出攻滅蕭銑十策,四路大軍分頭並進,一齊殺向江陵,發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軍事攻勢,很快就消滅了這支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

公元623年,農民起義軍將領輔公祏雖然投降了唐朝,誰曾想到再次舉兵反唐,53歲的李靖作為副帥奉命出征。

李靖透徹地分析了對方的軍情,再次獻上破敵之策,很快唐軍就平定了江南,李靖奉命鎮府江南,將屢遭兵禍、民生凋敝的江南,在此安定。

江南的局勢安定以後,北方的形勢又再次緊張起來。

李淵起兵之初,曾向突厥可汗稱臣,以換取北方的安定。

唐朝建立後,突厥一方面支持薛舉、劉武周等割據勢力,與唐朝對立,另一方面,又仗著兵強馬壯,不斷帶兵到大唐境內侵擾。

在平定江南中,李靖功勛卓著,這時李淵又調李靖到了北方,率軍對抗突厥。

55歲的李靖在突厥可汗率10萬餘人大舉進犯太原的時候,統率一萬多唐軍駐守太谷。

由於突厥來勢兇猛,各路兵馬紛紛失利,隻有李靖的軍隊得以保全。

李世民登基後,突厥趁唐朝皇帝更替之機,再次出動十幾萬精銳騎兵長驅直入,兵臨渭水便橋之北。

56歲的李靖臨危受命,率兵抗擊東突厥。

當時征調的軍馬尚未趕到長安,市民能拿兵器打仗者也不過幾萬人,形勢十分危急。

李世民隻好冒險親臨渭水橋與突厥結盟,才使得突厥退兵。

此後不久,東突厥國內發生了變亂,他們那裡恰遇暴風雪,其羊馬被凍死的不計其數,導致了大面積的饑荒,東突厥人各自逃命。

李世民決定趁機出擊東突厥,徹底消除這個隱患。

59歲的李靖作為這次作戰的主帥,統領十幾萬軍隊分路向突厥出擊。

突厥人沒有想到唐軍會突然發動進攻,無不大驚失色。

李靖率領3000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在夜幕的掩護下發動奇襲,一舉攻入定襄城內,俘獲了楊政道和隋朝的蕭皇後,突厥可汗隻得倉皇而逃。

在李靖勝利進軍的同時,其餘各路唐軍也奮力沖殺,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

突厥可汗接連失敗,傷亡慘重,最後草草籠絡殘兵敗將,退守山窮水盡的鐵山。

但其內心仍然心存僥幸,想以假意投降拖延時間,等到草青馬肥之時,逃到大漠以北卷土重來。

但突厥可汗的想法很快便被李世民識破。

李世民在與李靖商討完對策之後,決定徹底消滅突厥這個隱患。

於是,李靖率軍連夜出發,兵至陰山。

在全殲了1000多名突厥斥候之後,前鋒蘇定方率領200多人,乘著大霧悄然疾行,向突厥大帳發起突襲。

突厥兵四散而逃,李靖大軍隨之趕到,殺敵1萬餘人,俘獲了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隻,並擒獲了突厥可汗的兒子,殺死了隋朝的義成公主。

逃跑的突厥可汗也在不久之後被擒獲,東突厥從此滅亡。

李靖因功官拜尚書右仆射。

可還沒等過上幾年消停日子,就發生了吐谷渾土犯涼州的事件。

李世民決定興兵反擊,65歲的李靖再次成為了李世民的第一人選。

在得知朝廷要遠征吐谷渾的消息後,盡管自己足疾未愈,年事已高的李靖,主動求見宰相房玄齡,請求掛帥遠征,為國效力。

李世民非常高興,就這樣,反擊吐谷渾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在李靖的帶領下開始了。

李靖率軍開拔時,正值天寒地凍,然而,他不顧年老體弱,和士兵們一起一路踏著冰雪,風餐露宿,備嘗艱苦。

雙方對戰時,李靖發揮軍事指揮才能,唐軍首戰告捷,狡詐的吐谷渾可汗一面往西敗退,一面燒光一路上的野草,堅壁清野,斷絕唐軍馬草。

幹草已被燒光,春草尚未萌生,諸將大都認為戰馬瘦弱,不可長途追擊,唯獨侯君集和李靖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沒過多久,唐軍就在烏海追上了吐谷渾可汗,大敗吐谷渾軍,並俘虜了他的妻子,吐谷渾可汗率1000多騎兵逃到磧中,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吐谷渾可汗失去人心,很多部下投奔另外山頭,不久就被其部下所殺。

就這樣,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李靖率軍打敗了吐谷渾。

為了更好地管理吐谷渾地區,唐朝還封了吐谷渾可汗的長子為西平郡王,並留下了李大亮帶領的唐軍協助防守。

天下安定之後,李世民命人畫24功臣圖於太極宮凌煙閣,李靖名列其中,位於第八名。

也正是在這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發生,李靖的長子因與太子友善而作罪,被判決流放於嶺南。

公元649年,李靖病情惡化,溘然長逝,享年79歲。

生逢亂世,正是武將施展才華的時機。

李靖有勇有謀,敢於擔當,即使年老體弱,當國家危難時,總是挺身而出,其精神可嘉,所以,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