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發飾在中國古代可是相當有特色的一個朝代,唐朝女性發式的華麗,可不隻是用簪子這麼簡單哦。
- 義髻
唐朝繁盛時期盛裝打扮的女性發式往往喜愛梳高髻,為了打造這種高聳的發髻,義髻這種古代人的『假發』承擔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義髻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唐朝阿斯卡納張雄墓出土了大量佩戴木漆制作的義髻,同是出土的還有紙糊的單刀翻髻,木頭為底麻佈為襯上覆絲線的螺髻。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裡很多女供養人梳的回鶻髻也是假發。
上圖_ 唐朝戴義髻的人俑、回鶻髻
- 花鈿
華美的花鈿在唐朝得到極致的發展,有多個地方出土了各式各樣的花鈿,如琉璃材質的牡丹花鈿片,壓印的非常薄的金鈿。
這類花鈿一般情況下戴在發髻正中。
這種花鈿有的右面有釵梁,可以直接固定在發髻上;有的有孔,需要用發簪固定在發髻上。
花鈿有的時候並不牢固,出行的時候經常有脫落的現象,以至於在古代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掃街』就是專門在大街上撿貴婦們掉落的花鈿等珠翠。
唐代貴族十分喜愛佩戴花鈿,唐朝的仕女畫中女性經常佩戴各式各樣的花鈿如張萱《搗練圖》中女子烏黑的秀發上一圈花鈿格外動人。
上圖_ 《搗練圖》局部女子佩戴花鈿
上圖_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唐代賀若氏墓出土花鈿
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唐代賀若氏墓中,發現了一套異常貴重的金頭飾,此頭飾出土時仍戴在墓主人頭上,隻可惜上面的絲織物隨著年代久遠全部腐朽。
金頭飾是用寶石、珍珠、玉石等三百多件珠寶連綴,做成金萼托、金花鈿、金墜、金花等各種裝飾配件。
它的華美驚艷眾人,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頭飾。
- 發梳
唐朝中晚期開始盛行插梳。
這個時期的婦女經常把梳子或梳篦插在頭上。
當時婦女所插戴的梳子或梳篦材料豐富,制作復雜。
梳子的材質不僅有金梳、銀梳還有玉石梳子、犀角梳、白角制品。
中唐至晚唐,婦女極愛插梳。
唐代溫庭筠的詩詞裡寫『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這裡小山指的就是女子頭上插梳的梳背,當時用作頭飾的梳子有些是不開齒的,整個是一個梳子形的金片,插在頭上僅露出梳背。
上圖_ 莫高窟五代 98 窟東壁女供養人像(范文藻臨摹)
梳篦也有了很多插戴方式,有插一把的、多把的或是滿頭都是的都很常見。
中唐以後的插梳方法非常有特色,敦煌莫高窟81窟供養人壁畫中婦女經常用兩把大梳子上下佩戴插在頭上,梳齒上下相對,這種樣式往後發展逐漸成為宋代『冠梳』的樣式。
梳子有時候會配合鮮花佩戴,敦煌莫高窟的供養人頭上插著圖案繁瑣的梳子再配上滿頭鮮花發簪華貴至極。
- 鮮花
除了昂貴的珠翠,各式各樣的鮮花同樣受到人們的追捧。
唐代女性喜愛佩戴牡丹,除了牡丹外還有芍藥、菊花、蘭花、薔薇、杜鵑、山茶、荷花等。
佩戴的方式一般將碩大的牡丹活著荷花等佩戴在烏黑的發髻中央或著一側,再點綴花鈿簪釵小朵鮮花,也有的將小朵的花插在兩鬢或者配合簪釵插的滿頭如花樹一般動人。
上圖_ 唐·周昉 《簪花仕女圖》局部
唐代的《簪花仕女圖》中,宮中女子佩戴碩大的鮮花與烏黑的秀發相襯十分美麗。
冬天百花凋零,在沒有鮮花的冬天,擅長紡織的唐人制出了絹花點綴發間。
- 簪釵、步搖
簪和釵的區別在於,簪子是單股,釵是雙股,不知是不是因為多了一股的原因,在古代釵的地位要比簪要略高一籌。
簪釵的質地有金、銀、玉石、犀牛角、象牙、竹子、木頭、琉璃等多種。
晚唐時期,為了適應高髻的實用出現了30到40厘米的長釵,江蘇、陜西、浙江出土較多。
上圖_ 唐代鎏金銀釵
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墓出土雙鳳紋鎏金銀釵長37厘米,釵頭有鏤空的雙鳳及卷草紋。
另有鏤空穿枝菊花紋釵,形象豐美。
鎏金發簪花紋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成對出現。
唐代李靜訓墓中出現的鬧蛾金釵,飛蛾造型生動,錦簇的珠花用金銀珍珠打造與飛蛾相襯,飛蛾僅用一根金絲與發釵相連,可想佩戴時是多麼的生動可愛。
上圖_ 金步搖
步搖,行步則動搖。
唐代女性經常與簪釵一同佩戴,『翠匣開寒鏡﹐珠釵掛步搖』《張仲素《宮民樂》》說的就是將簪釵與步搖一同佩戴。
唐代喜愛用金打造步搖,白居易《長恨歌》中寫『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戴叔倫《白苧詞》『新裁白苧勝紅綃﹐玉佩珠纓金步搖』都提到了金打造的步搖。
- 冪籬、帷帽、胡帽
唐代衣著打扮深受胡服的影響。
初唐時期,女性出門經常戴冪籬,這是一種頭巾,能遮蓋全身,非常保守。
之後唐朝國風愈加開放,冪籬被便捷的帷帽取代,這時戴帷帽的女性發式也非常簡約,大多隻在頭上紮一個簡單的發髻然後用簪釵固定。
上圖_ 戴帷帽的唐朝女俑
上圖_ 戴胡帽的唐俑
盛唐時期,女子戴胡帽、穿胡服、跳胡舞特別流行。
不同的胡舞蹈搭配的胡服和胡帽也不同。
其中的拓枝舞來自西域石國,舞者戴卷簷虛帽,式樣為尖頂或尖圓頂,帽簷向上翻卷,這樣的形象在考古中經常發現。
唐代女子各種各樣的發式時時刻刻反應了唐朝的繁盛與開放,大唐氣度在唐朝女子精巧的發式上悄無聲息的展現的淋漓精致。
文:懿香
參考資料:
1.王苗《珠光翠影》[M].金城出版社
2.馬勒《唐代塑像中的西域人》[M].蘭州大學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