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成功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之後逼迫李淵放權。
當時李世民隻有八百軍兵,而李淵仍掌握大權,宮內還有數千禁軍將士,為何李世民能成功壓制這數千禁軍?
- 李世民或提前收買、控制部分禁軍將領
別看李世民可以統領千軍萬馬,幾乎沒有敗績,但在長安城內,李世民也是沒有兵權的,能調動的也隻有幾百人。
這次政變,不僅要快速解決李建成、李元吉,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控制住他老爹李淵。
史料記載『且大王素所畜養勇士八百餘人,在外者今已入宮,擐甲執兵,事勢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在政變前,李世民能動用的隻有八百多人,而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有兩千精兵,在數量上李世民沒有任何優勢,並且李世民還要用這些士兵逼迫李淵就范,這多少有些不現實。
所以以李世民的個性,他必定會做萬全的準備,而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上圖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前,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準備暗殺李世民,當時正當突厥入侵,李建成推薦李元吉統兵前去征討,李淵權衡之後,同意了這個建議。
李建成和李元吉準備在踐行之時,在大帳內斬殺李世民。
如果讓李建成得手,那麼千古一帝將不復存在。
史料記載『率更丞王密告世民曰:太子語齊王: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眾,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主上宜無不信。
吾當使人進說,令授吾國事。
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
關鍵時刻,有人將這條要命的消息透露給了李世民,這才讓李世民下定決心,先下手為強。
可見李世民也早已將力量滲透進了皇宮內部,東宮各處,這就是李世民的底牌,那八百士兵隻是他明面上的人員,而暗地之中為其工作的人必定也不在少數。
李世民幾乎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所以我們推斷,在政變之前,他已經控制的大部分禁軍部隊,具體操作可能是行賄,也可能是拉攏或者威脅,總而言之,這些人最起碼不能給李世民添亂。
上圖_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即尉遲恭
除此之外,尉遲恭為何能身穿盔甲、手持武器,見到高祖李淵?難道李淵身邊的護衛都變成了木頭人?那麼尉遲恭是怎麼進入宮中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位渾身是血、殺氣騰騰、手持利刃的武將,就那麼堂而皇之地穿越守備,直接闖到了李淵面前,這事情如此順利,必定是有人早給開了方便之門。
於是我們推斷,很多禁軍將領早已歸附了李世民,哪怕禁軍數量再多,也無濟於事。
上圖_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
- 尉遲恭用最快速度,見到李淵,要到了兵權
權力鬥爭就是你死我活,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失敗的人沒有第二路可選,隻有死路一條。
要想贏得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就看誰的手段更犀利,誰的實力更強大。
在得知太子集團要殺他,李世民找來所有信得過的幕僚和將領,商議對策,太子集團有兩千人,而李世民隻有八百人,要想取勝隻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李世民先去李淵那打小報告,說李建成、李元吉在後宮和李淵的妃嬪行茍且之事,接著李世民說太子要殺他。
史料記載『上以其狀授世民。
於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且曰:『臣於兄弟無絲毫負,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讎』
上圖_ 李建成墓志銘拓片
李淵在兒子們爭鬥的同時,一直在做和事佬的工作,既然老三已經掀了底牌,為了不讓事端繼續惡化,李淵就決定明天讓三人一同上朝,商議此事。
事實上,李淵還是想在其中和稀泥,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怎麼取舍都難以圓滿。
李世民這招就叫引蛇出洞,想要擊殺李建成、李元吉,就得選他們沒有防備的時候,隻有率先殺掉李建成、李元吉,那麼下一步才有可能成功。
李建成果然上當,相對來講,李建成還是比較厚道的,他曾多次阻止李元吉暗殺李世民,或許李建成根本不相信李世民敢殺他,但這次李建成想錯了。
上圖_ 玄武門政變
李建成、李元吉一到玄武門,伏兵四起,很快李建成、李元吉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處,只要先解決了太子、齊王,那麼才可以逼迫李淵放權,事已至此,三個嫡子隻剩下一個,李淵難道會殺掉李世民?那麼誰來接替他的皇位?
李世民非常了解父親的個性,只要尉遲恭將李建成、李元吉的死訊告訴李淵,李淵隻得就范。
尉遲恭用最快的速度,到了李淵近前,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尉遲恭要到了軍權。
史料記載『時宿衛及秦府兵與二宮左右戰猶未已,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上從之』
是時,別看太子已經死了,戰鬥仍沒有結束,如果李世民沒有及時討到兵權,那麼他就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尉遲恭的工作至關重要。
正是由於人尉遲恭幫李世民要到了兵權,才保證了政變的成功,當然,這裡的兵權也包括禁軍。
上圖_ 玄武門 位於唐朝皇宮的北門
- 李淵不想讓兒子們自相殘殺
李淵雖然比不上李世民,但李淵不是個糊塗的皇帝,太子和秦王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早已公開化,李淵應該早就能預料到,審判日必定會降臨。
在李世民發動政變前夕,要說李淵一點也沒有察覺,這也是不準確的,但就算李淵察覺到,也可能無能為力。
在李淵看來,他想做個好父親,盡量緩和兒子們的矛盾。
一次,李建成叫李世民去東宮喝酒,酒中有毒,李世民吐了不少血,這杯毒酒很可能是李建成準備的。
李淵得知消息,十分震驚,李淵嚴厲訓教了李建成,並想把李世民派往洛陽任職。
李淵的目的是想把李世民和李建成分開,距離產生美,如果兩人離著遠了,那麼矛盾可能就會慢慢化解,其中我們也能看到李淵的良苦用心。
然而,李淵的這個想法,最終被太子集團攪黃了,太子集團害怕李世民到了洛陽,擁有軍隊和土地,相當於如虎添翼,這是他們不想看到的。
上圖_ 唐朝軍隊
在政變當天,或許李淵仍掌握著禁軍的控制權,但他不想看到兒子們自相殘殺,如果他派禁軍去鎮壓,可能三個兒子都會殞命當場,排除皇帝的角色,李淵首先是一個父親。
當李淵知道李建成、李元吉已死,看到李世民還活著,他用最後的理性做出了決定,那就是將權力交給李世民。
人死不能復生,事實證明,李淵的決定是正確的,政治不同於兒戲,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導致無數人頭落地,也正是由於李淵的『英明』,才成就了天可汗的威名!
文:九魚亭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一卷》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