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一日遊,唐王李世民看不出這是騙局嗎,還是說他在欲擒故縱?《網路歷史》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在《西遊記》中,東土大唐是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不僅妖怪們不敢造次,連神仙們到這地方都得小心翼翼。

靈山佛家為了將自己的香火推廣到這裡,頗費了一番腦筋,而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無疑,安排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遊是很關鍵的一步。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正是因為有了李世民的死而復生,才讓他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有了後來的西天取經。

可是,李世民畢竟是人王,在書中也是以賢明著稱,他難道看不出這一切都是陰謀嗎?

還是說,他已經看出來了,故意配合佛家玩了這麼一遭?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274期:唐太宗派人西天取經,並非因為地府一日遊,而是這之後的三件怪事!

一、

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遊,處處都透著邪性,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之所以他會下地府,在之前也詳細闡述過了,是靈山佛家故意設下的一計。

之所以要把唐王李世民引到地府中去,則是因為當時的東土大唐根本就不信佛,缺乏西天取經的土壤。

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區別,在如來佛祖派觀音菩薩去東土尋找取經人的時候,是沒有料到的。

也正是因為觀音菩薩的這次東行,才發現東土大唐確實跟想象的不同,不得不多停留了一段時間。

按理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菩薩一到,西天取經就能成行,事實上,觀音菩薩至少在長安城待了兩三年時間,甚至更久。

在觀音菩薩啟程之前,在靈山腳下的金頂大仙曾經問她,取經人大約多久能到靈山,菩薩回答:

『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或可至此』

等菩薩到了長安城之後,將土地神祠占了,還對挪地方的眾神祗說:

『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

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

貌似就待了幾天時間,其實不然,因為觀音菩薩找了好久,還是沒見到取經人。

而之所以沒見到取經人,並非是她不知道取經人在哪裡,而是因為此時就算見到了取經人,也不具備取經的條件:

『在長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

這一等,就是兩三年時間,而且隻多不少!

二、

要知道,當初觀音菩薩花了一天的時間,就從靈山飛到了大唐長安城,在半途中收編了豬八戒。

也就是說,當天,觀音菩薩就到了東土大唐,而唐僧從長安城出發,再到高老莊收了豬八戒,花了多長時間呢?

書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唐僧開水陸大會的時間是:

『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法會的第二天就遇到了觀音菩薩,第七天閉會後,次日唐僧便踏上了西去之路;秋末的時候,唐僧到達兩界山附近,收了孫悟空為徒;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唐僧的白馬被吃,收了小白龍當坐騎;次年的早春,唐僧師徒到了觀音院,孫悟空大戰黑熊精;幾天之後,唐僧師徒到了高老莊,收了豬八戒為徒。

又走了一個多月,到了浮屠山,在這裡,唐僧師徒碰到了烏巢禪師,再往後就遇到黃風大王了:

『且說他三眾,在路餐風宿水,帶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

由此可見,唐僧從大唐起身,到收豬八戒的時候,總共走了差不多半年時間。

但是,豬八戒從遇見觀音菩薩,再到遇到唐僧師徒,一共用了多久呢?

『我本是觀世音菩薩勸善,受了他的戒行,這裡持齋把素,教我跟隨那取經人往西天拜佛求經,將功折罪,還得正果。

教我等他,這幾年不聞消息』

三、

那麼,豬八戒所說的這幾年是幾年呢?

『我那太公有一個女兒,年方二十歲,更不曾配人,三年前被一個妖精占了』

三年!

這樣一算的話,觀音菩薩至少在長安城待了兩年多時間,也正是因為這兩年多時間,才策劃出了一系列事情,這才有了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遊。

有人要說了,正是因為李世民陽壽還在,還沒到死的時候,所以觀音菩薩不得不等著他陽壽到期,不然,還真沒有理由讓他下地府呢。

這樣一說,貌似很有道理,但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唐王李世民壓根就不該死,壽命也遠沒有到頭。

即使觀音菩薩等人策劃了涇河龍王索命一事,但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去改生死簿,去策劃唐王李世民的去世。

我們看看唐王李世民在地府一日遊時所遇到的蹊蹺事:

首先,他並非一個人去的地府,而是有禦林軍護送的:

『卻說太宗渺渺茫茫,魂靈徑出五鳳樓前,隻見那禦林軍馬,請大駕出朝采獵』

這根本就不像大限已至,人死去後去地府的場景,連當初孫悟空下地府都不是這待遇,而是黑白無常直接拿鎖扣扣住就走。

而且,李世民走到一座城池前時,有一個崔判官早早跪在路旁迎接:

『陛下,赦臣失誤遠迎之罪!』

如果說崔判官以前在大唐當官,見到唐王魂魄來了,念及舊情,刻意迎接,也說得過去,但後面的場景就不同了:

『十王出在森羅寶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四、

為什麼十殿閻王也對李世民如此畢恭畢敬呢?

針對這個問題,連李世民本人都很疑惑,但閻王們給了一個理由,那就是:

『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

這裡說得很清楚,唐王李世民是陽間的人王,可是,此時的他已經到了陰間啊,難道還能當王?

畢竟,李世民的親爹李淵,也是唐高祖,這可是稱祖的人王,也沒見在地府中受到特殊的招待啊,甚至都成了孤魂野鬼:

『隻見那街旁邊有先主李淵,先兄建成,故弟元吉……幸有崔判官喚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脫身而去……』

再有,閻王們解釋唐王李世民之所以下地府,是因為,他們收到了涇河龍王的狀子,非要三曹對案,他們沒辦法,所以召李世民來地府了:

『但隻是他在此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案』

但蹊蹺的地方在於,明明是給涇河龍王伸冤的,結果沒等到李世民下來,涇河龍王卻先去投胎了,為此十殿閻王還表示歉意:

『今又有勞陛下降臨,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這也進一步坐實了,李世民並非是正常死亡才去的地府,而是另有隱情,因為另有隱情,崔判官才會在還沒看見生死簿的時候,就給李世民打了包票:

『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

正因為另有隱情,十殿閻王才會對崔判官說:

『急取簿子,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

五、

在西遊世界,死亡的設定其實是有個先後順序的,是先看生死簿,然後再命令勾死人去勾人,而不是先把人弄到地府,再去查生死簿。

顯然,李世民下地府是被人請來的,並非是他的生死簿已經到期,不然的話,崔判官看到生死簿後,也不會大吃一驚:

『隻見南瞻部洲大唐太宗皇帝註定貞觀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驚』

是啊,崔判官的這個舉動,著實讓人費解,若李世民真是大限已至,到了地府,這不是非常正常的記載嗎,為啥會吃驚?

再有便是李世民的還陽過程,經過了背陰山、十八層地獄、奈何橋,等於是地府最黑暗的地方,都被他看到了。

對此,李世民也產生了疑問,明明是送我還陽,為什麼不原路返回呢?

結果陪同的崔判官回答:

『陰司裡是這般,有去路,無來路』

可是,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西遊記中有好幾個得以還陽的人物,孫悟空就不用說了,想怎麼回,就怎麼回,管他有路沒路,沒路也能闖出路來。

後來的劉全也有還陽,也沒有經過背陰山、十八層地獄、奈何橋。

包括後來的大善人寇員外還陽,同樣沒有走這條路線,而是從翠雲宮到十殿閻王那,再回到陽間:

『行者謝辭了菩薩,將他吹化為氣,掉於衣袖之間,同去幽府,復返陽間』

由此看來,十殿閻王是故意把唐王李世民引到十八層地獄這條路上來,這才是他本次遊歷地府的關鍵所在。

六、

那麼,在這條路上,唐王李世民都看到些什麼場景呢?

在枉死城那裡,他看到了曾經被自己剿滅的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那些枉死鬼還在,且都認得他,要他償命。

為此李世民向崔判官求助,崔判官說,自己也救不了,要想救的話,得花錢,除了在這裡花一大筆錢,等到後面還陽了,還得花一大批錢,且得舉辦一個水陸法會:

『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因此,唐王李世民不得不向河南開封府人氏,姓相名良的這個人借了一大筆錢,說等還陽後,就還他。

以上便是唐王李世民地府一日遊的主要內容了,此事因涇河龍王在地府喊冤而開始,但並非是主因。

因為涇河龍王的生死簿都標明了,將死於魏征之手,縱使李世民再求情,也無濟於事,本就是冤枉他的,這一點十殿閻王也清楚。

但是,他們還是將李世民請來了,讓他見識到了十八層地獄的恐怖,以及曾經被他殺掉的那群人還在地府等著他,這讓他驚恐萬分。

但,文章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強調過了,李世民本就不信鬼啊神的,若真信的話,他也不會發動玄武門之變了。

對此,他在遇到涇河龍王冤魂索命時,也是詫異不已,說到:

『賢卿,寡人十九歲領兵,南征北伐,東擋西除,苦歷數載,更不曾見半點邪祟,今日卻反見鬼!』

七、

是啊,李世民這麼多年來,隻相信自己的雙手,也沒碰到過鬼魂,今天難道見鬼了?

面對唐王的話,尉遲公也表示了懷疑,唐王啊,你什麼時候膽子這麼小了?

『創立江山,殺人無數,何怕鬼乎?』

是啊,怕什麼鬼嘛,鬼來了,照砍不誤!對此,唐王李世民也不好意思,是啊,朕什麼時候開始怕鬼了呢?

但是,我們也知道,觀音菩薩安排唐王李世民的地府一日遊,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揚佛法的重要性。

而且是通過旁敲側擊加直截了當的方式,告知了李世民,為此他醒來後,自己也說了:

『見那陰司裡,不忠不孝、非禮非義、作踐五谷、明欺暗騙、大鬥小秤、奸盜詐偽、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燒舂銼之苦,煎熬吊剝之刑』

因此,他覺得,要想死後少遭罪,得多做好事,做善事,於是他幹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將400多個死囚犯,放回家安頓後事,等明年的這個時候再來服刑。

再有就是,將宮裡的3000多宮女放了出去,可以嫁人,不用再回宮了。

就因為做了這麼兩件事,不僅眾臣爭著學樣子,連民間都在誇唐王是賢王,這大唐還不得傳個十七代:

『天下多官稱上壽,朝中眾宰賀元龍。

善心一念天應佑,福蔭應傳十七宗』

但是,在李世民的眼中,做善事跟信佛法,仍然是兩回事,並不能相提並論!

八、

他不僅自己在這樣做,他還出了個告示,號召大家跟著一起做,但是告示中卻刻意提到了佛經:

『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萬種強徒,怎似隨緣節儉。

心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意欲損人,空讀如來一藏!』

在他看來,要想功德圓滿,並沒有巧計可尋,不如本本分分做人。

如果心存善念,根本就不用看經書,要是存心害人,就算讀完了如來的一藏佛經又有何用?

總而言之一句話,佛經沒啥用,關鍵看人怎麼做了。

他之所以出這麼一份告示,正是因為他心虛,虛在什麼地方呢?

就虛在,他還是不相信佛法,還是覺得自己的這次地府一日遊實在是蹊蹺。

不願意聽崔判官的建議,辦什麼水陸大會,畢竟在別人的眼中,他不過是睡了一覺而已:

『陛下前朝一夢,如何許久方覺?』

因為不想辦水陸大會,所以,才會刻意強調,自己已經在行善了,是不是就不用辦水陸大會超度亡魂了?

但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唐太宗李世民還是辦了另外幾件事:

一是招人給地府進瓜,當時跟閻王聊天時,閻王說自己這裡有東瓜和西瓜,缺南瓜;二是在六道輪回處,提到的幹好事得好報,要傳給陽間的人知道;三是在枉死城,李世民向相良借了銀子,還陽後要還給人家。

事實上,關於信佛這件事,在大唐從上到下,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唐王李世民一開始沒有直接選擇舉辦水陸法會,也是出於這樣的考量。

九、

比如劉全進瓜,劉全是因為妻子被自己罵死了,所以不想活了,這才揭了榜,決定替唐王走一遭地府,送南瓜。

可是,大家知道劉全為什麼要罵妻子嗎?

『隻因妻李翠蓮在門首拔金釵齋僧,劉全罵了他幾句,說他不遵婦道,擅出閨門』

是因為妻子不尊婦道,擅出閨門嗎?

當然不是,在大唐國,劉全還真不至於將妻子圈禁在房間,門都不讓出。

真正原因是這個妻子竟然將自己的金釵拔下來齋僧了,想不到同床共枕的你竟然尊佛?

其實不止劉全,連本地的和尚們都不信佛的,他們也隻是把和尚當做一個營生,後來觀音菩薩叫賣袈裟時,就有和尚噴她:

『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隻是除非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

對於李世民來講,他也不信佛的,可是,他沒想到的是,他辦的這三件事,都一一靈驗了:

劉全真去進瓜了,且得以復生,是啊,他要不復生,怎麼傳遞閻王帶給唐王的信息呢?而劉全復生後,不僅僅傳遞了送南瓜的事,還帶給唐王一個意想不到的信息,那就是他的妹妹李玉英被李翠蓮借屍還魂了。

雖然閻王在地府的時候,就跟李世民講過了,他妹妹命不久矣:

『朕別閻君,曾問宮中之事,他言老幼俱安,但恐禦妹壽促』

但是,在見到死而復生的玉英直喊自己是李翠蓮時,李世民還是不信的:

『想是禦妹跌昏了,胡說哩』

十、

直到劉全帶回了話,而且,跟已經被李翠蓮附身的玉英見面,李世民才確信此事為真!

而將銀子還給相良這件事,則讓李世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原來在陽間即使富甲一方,到了陰間,也可能一窮二白。

隻有多做善事,多做好事,就算在陽間身無分文,等到了陰間,也可以腰纏萬貫。

正是因為有了這幾件事的確認,才讓李世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但是唐王的觀念改變了沒用,大臣們還是不服的,仍不信佛法。

李世民授意宰相蕭星在朝堂上上表,讓大家遵循佛法,但是傅奕當場就跳出來反對:

『傅奕與蕭星論辨,言禮本於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

隻是,唐王李世民的決心已定,大臣們再反對也是徒勞,最後李世民還拍板了一條法令,等於是正式確定,大唐國從上到下要信佛了:

『自此時出了法律: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

其實,就算出了法令,還是很多國民不遵從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兩個和尚,以及兩界山附近的劉伯欽。

劉伯欽可是打算讓唐僧吃肉的,見唐僧就是不吃,還念經,說了一句:

『你是個念短頭經的和尚?』

由此可見,整個大唐,確實沒有信佛的土壤,這也難怪觀音菩薩在長安城停留了兩年半之久,就是沒辦法去找唐僧確定取經事宜。

並非是她找不到唐僧,而是因為時機沒有成熟,直到水陸法會姍姍來遲,她才找到了取經人:

『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

也正是這次法會,她上去砸了場子,說什麼小乘佛法不能超度亡靈,隻有靈山的大乘佛法才能超度。

這句話可說到了唐王李世民的心坎裡,是啊,既然靈山有大乘佛法,那就派人去取吧!

綜上,地府一日遊極有可能是觀音菩薩給唐王李世民托了個夢,並非真的將他弄死了。

而後面發生的事,都是圍繞著圓夢來的,要讓不信佛的唐王一步步從不信,到懷疑,到半信半疑,再到全信,並最終確定西天取經項目。

地府一日遊確實一開始並沒有完全騙過唐王,畢竟在中途,他也提出了很多疑問。

作為帝王,不會不懷疑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但直到夢境逐步得以落實,才讓他深信不疑。

至於,他有沒有借坡下驢,欲擒故縱,明知道菩薩在騙他,但還是讓唐僧去取經,這就無從得知了。

如果我們遇到菩薩顯靈,還給刻意指出了一條明路,你是聽呢,還是不聽呢?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