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
在歷史學者看來,安史之亂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到了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
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
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其餘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說到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名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郭子儀。
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拜朔方節度使,率兵勤王,收復兩河《河北和河東》地區,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自此之後,郭子儀南征北戰,為消滅安史之亂的叛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是,對於另外一位平定安史之亂的大將——李光弼,卻沒有獲得郭子儀一樣的知名度。
對於李光弼來說,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的戰功,可謂完全不輸郭子儀。
一
首先,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於守孝期間被朝廷『奪情』啟用,改封衛尉卿、單於安北副大都護、靈武郡太守,兼攝禦史中丞,權充朔方節度副大使,率朔方軍東討安祿山。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輔佐廣平王李俶收復兩京,遷司徒,冊封代國公。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郭子儀承擔相州兵敗之責,去職賦閑。
寶應元年《762年》,郭子儀平定河中兵變,冊封汾陽郡王。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郭子儀指揮或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諸郡之戰、收復兩京之戰、鄴城之戰等重大作戰。
基於此,史書稱他『再造王室,勛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當然,對於郭子儀的功績,在很多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已經有所體現了。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和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則沒有獲得同樣的名氣。
以下,筆者就來重點說一說李光弼這位唐朝名將。
二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衛親府左郎將,襲封薊郡公。
天寶十五載《756年》,經郭子儀推薦而任為河東節度副使,東出井陘,參與平定安史之亂。
其後,李光弼與郭子儀又率領唐軍在嘉山《今河北曲陽東》與叛軍決戰,大破叛軍,斬首四萬級,俘一千餘人、戰馬五千匹。
嘉山之戰後,李光弼想趁勢攻取叛軍的老巢范陽郡。
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李光弼完全有機會在安史之亂的初期,就給安祿山的叛軍致命一擊。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李光弼取得大勝的時候,潼關失守,長安淪陷,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逃奔蜀地,人心驚駭。
在此背景下,李光弼直搗黃龍的計劃,自然是無疾而終了。
至德元載《756年》七月,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的唐肅宗遣使追命郭子儀和李光弼趕赴靈武。
三
自此之後,李光弼和郭子儀一樣,開始接受唐肅宗李亨的命令。
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叛軍史思明、蔡希德等發兵十萬進攻太原,並企圖占領太原後,由北道奪取靈武。
因此,太原之戰的走向,直接關系到唐朝朝廷的安危。
結果,趁著叛軍內訌的機會,李光弼主動出擊,斬殺7萬叛軍。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太原之戰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亂中,第一次重大勝利和重要轉折點,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戰例。
在太原之戰中,李光弼充分發揮了指揮才能,此戰為後來勝利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肅宗李亨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十萬大軍討伐安祿山之子安慶緒。
但是,出於對武將的防備,唐肅宗李亨派遣宦官魚朝恩來制衡李光弼等人。
對此,在筆者看來,宦官對於武將的掣肘,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唐軍的作戰能力,從而推遲了安史之亂結束的時間。
四
最後,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肅宗奪剝奪郭子儀兵權,命李光弼接替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出鎮臨淮,震懾諸將,次年又命軍鎮壓浙東袁晁起義,以功進封臨淮郡王。
到了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功,獲得了唐朝朝廷的認可和肯定。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李光弼晚年為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所讒,擁兵不朝,聲名受損,因此愧恨成疾,終於廣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
李光弼去世後,唐朝追贈司空、太保,謚號『武穆』,世稱『李臨淮』、『李武穆』。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李光弼足智多謀,治軍威嚴而有方,善於出奇制勝,以少勝多。
在此基礎上,在唐朝中期的名將中,李光弼得以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
《舊唐書·李光弼傳》更是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名將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而這,無疑是因為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起得了非常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