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醉酒時,隨口給一國賜名,沿用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網路歷史》

日本天明四年《1784年》,福岡市志賀島上兩個日本佃農的發現讓後世的歷史學家十分興奮。

在這江戶時代的時候,這倆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佃農在拓寬水路時,從一塊大石下面發現了一顆金印。

它的名字叫做漢委奴國王金印,是證明中國漢朝時期中日外交的一樣寶貴文物。

漢委奴國王金印

這件事立刻就被當時一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儒學家龜井得知,龜井馬上寫信給這個農民,願用黃金十兩買進。

農民很奇怪,沒有回信,龜井再次寫信,出價一百兩黃金。

農民與村人商量,就上報了。

金印就被當地的領主黑田付白金若幹獲得。

這顆金印現陳列在福岡市博物館。

倭奴國,這是中國對日本最早的稱呼,當初日本為了能夠向中國老大哥拜師學藝,縱使這樣屈辱的名字也能夠接受。

過了數百年,日本學的也差不多了,懂得了些禮儀廉恥,便想要向宗主國征求一下意見,給他們換個好聽的名字。

為此,日本特意召集諸多學者,四處翻閱古籍要整出個好名字。

太陽神

於是,日本這個名字應運而生。

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

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 『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

可是日本要真的用上這個名字,恐怕還需要宗主國的帝王點頭。

而這時候隋朝已滅,唐朝也走過了三代君王,由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掌控著。

想要在武則天手上討得便宜可不容易,所以日本人也隻能徐徐圖之,巧妙地讓武則天同意他們的請求。

這時候日本已經有許多留學生來到唐朝學習,唐朝政府為了展示大國風范,可是給他們提供了不錯的待遇。

中日關系到了武則天執政時期已經是蜜月期了,日本人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開始申請了。

日本使者團

很快,日本修改國名的提案就遞交了上去,經過一層層的批閱審核,終於擺在了武則天的桌案上。

剛開始武則天並不是很在意這種小事,日本對大唐來說不過彈丸之地,他們國家的是都是芝麻大的,哪裡有本國政事重要,就給擱置了下來。

可日本人那叫一個堅持不懈啊!使者團對武則天輪番轟炸,一直苦苦哀求甚至是乞求武則天同意他們的提案。

連武則天召集男寵,飲酒作樂的時候都會來做一個不速之客。

你還別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武則天喝醉了酒判斷力也下降了,隻覺得這幫人吵吵鬧鬧的真煩,趕緊批了讓他們滾。

於是乎,日本使者就成功帶著得到批準的國名回到了日本。

《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而佐證武則天賜名觀點的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上面記載:『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看來,這武則天醉酒賜名還真不是空穴來風。

在那個時候,中國人或許會為日本這個國名而嗤笑不已,可他們若是知道自己不爭氣的子孫後代們在千年之後會遭到日本的入侵,是否還能夠笑得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