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雄才偉略,使唐朝走向盛世,奠下安史之亂後152年不亡之局。
但是,歷史學家往往淡化唐太宗不善之面,看歷史需全面,走進真實的李世民。
一、弒兄奪位,違反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首重孝悌二道,前者為尊重父親,後者為兄弟互愛。
另外,亦註重正名一項,不得潛越。
而李世民在任秦王,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及李元吉被殺。
是年八月,高祖被逼退位。
熟知中華文化之人都知道,父兄有其不過,子弟有權糾正,孔子沒有教予殺父與兄弟,而是采取勸解的方法。
由是觀之,唐太宗不算中國歷史之明君。
二、建成之功
有人認為: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是一忍讓,二再退,三無可退之下,方才逼於無奈發動的,而理由往往是李建成,昏庸無道,加於逼害李世民。
據史書記載,世民亦常有中傷建成言語,其中武德九年六月三日的一次,更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線。
由是觀之,兩者之相殘,其實根本是互有攻防,玄武門之變是一次矛盾白熱化之舉動。
而在這行動中,世民得勝。
而中國歷史,往往就是勝利者所編纂的了。
新舊唐書之中介紹,李建成絕非昏庸無道之人。
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唐正史是有兩本,一是舊唐書,編於唐代。
一是新唐書,編於宋代。
而把李建成寫到臭過臭豆腐,就是那群唐代史官。
而事實上,李建成的戰功,足與世民並齊,事源長安之取,成於建成。
雖知長安+洛陽+太原並稱關中腹地,故世民軍功無超越其長子。
繼續質疑舊唐書,它寫建成與李淵後宮有染,李淵竟然既往不究,實屬稱奇。
更奇莫過於史官竟然知道這後宮秘聞。
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亦作出質疑:宮禁深秘,莫能明也。
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亦作出質疑:宮禁深秘,莫能明也。
唐太宗打破了皇帝不得閱讀自己的史書編纂之例,而正因如此,宋代才重製唐書,名新唐書。
三、窮兵續武,實非名君
先看看貞觀初年的事情,貞觀元年關中飢,米鬥值絹一匹,貞觀二年,發生蝗災,三年大水。
。
而在這情況下,唐太宗卻於貞觀三年,乘東突厥內亂,派李勣,李靖領軍攻略。
由是觀之,太宗在國力虛弱下,亦出兵突厥,需考慮當時渭水北岸之威脅,但把整個東突厥移平,究竟要損耗多少人力物力?足見太宗缺乏賢君所為。
太宗氣度有限,絕非如史家所說般偉大。
首先,大家應該知道唐太宗曾有殺魏徵之意。
而為何最後沒有殺呢?若非長孫皇後勸告太宗,可能太宗就氣不能消。
由是觀之,太宗的氣度絕非我們所說的般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