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有沒有博學多才,一點都不重要,當皇帝不需要多麼博學多才,而且,皇家培養的孩子,有多少無才的呢?
如果你是當時的文學家、儒家大師、大詩人、名士,現在有個皇子想請你寫個好評,你不寫嗎?如果這些名人都給這個皇子寫個好評,說他博學多才、賢德,誰敢說,他不是博學多才?
在李世民眼裡,李泰跟其他兒子都差不多,沒什麼區別,如果有,那可能他更強勢一點吧!僅此而已。
李泰的定位,跟《瑯琊榜》中譽王是一樣的,他永遠不可能當太子,他存在的目的,就是一個棄子,皇帝用它來制衡太子,防止太子勢力太大,等皇帝自己快去世,會親自殺了李泰,如果沒有,新皇帝繼位,也必殺了李泰。
孫權曾經用魯王孫霸來制衡太子,結果搞出『兩宮之爭』,事情鬧大了,孫權毫不猶豫的賜死了孫霸,廢了太子,然後立8歲的小兒子為太子。
李淵用李世民制衡太子李建成,結果也鬧大了,李淵想殺了李世民,結果李世民造反了,殺了太子,軟禁了李淵。
李世民也選擇這麼做,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用李泰制衡李承乾,結果太子也想造反,於是廢了太子,
李世民沒殺了李泰,就已經是真愛了,你還想傳位李泰,怎麼可能?
如果是那樣,這不是在暗示後人,我立了太子,你們都可以後太子競爭,爭贏了,你就是太子……誰敢給這樣的暗示?
所以,李泰絕對是不可能當太子的,
李世民為難的是,在吳王李恪和晉王李治中原因,根本就沒考慮李泰,也就是這個原因,隻是李泰傻不拉幾的不懂。
李世民選擇李治,有兩個原因,
一,李恪是隋煬帝女兒楊妃的兒子,這點上是減分項。
二,李治是嫡子,有強大的外戚集團支持,如果立李恪,就必須把外戚集團都清理出局,不然李恪爬不上去,但是,外戚集團又動不了,就隻能立李治了。
為什麼覺得李治平庸呢?我不太搞得懂,
他是少有的活著的時候,把權臣殺了的皇帝,是歷史上僅有的敢娶小媽的皇帝,而且立為皇後,是開疆拓土,建立唐朝版圖最大的皇帝,是完成了隋煬帝李世民兩代人,花了數十年,死了幾百萬人都沒完成,滅亡高句麗的壯舉,是把關隴貴族控制朝堂上百年清理出局的皇帝,他是唐朝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是唐朝最有權力的皇帝之一。
唐朝的皇帝牛歸牛,有幾個比得上他的?
看問題不能流於表面,很多人是扮豬吃老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我隻是比較低調,別把我當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