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演義小說影響,很多人都認為程咬金隻會三板斧,能把對手砍死或砍跑,老程能吹上好幾天,如果三斧子被對手扛住,老程就會把這三招再使一遍,要是還不能奏功,老程就隻能跑路了。
演義小說當然是跟正史有較大差距的,如果我們根據正史從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評選出四猛將,程老爺子絕對有資格入選,而且還有可能位列第二——秦瓊第一的位置無法撼動,一對一單挑,程咬金不懼其他任何名將,就連被李世民視作護身符的尉遲敬德,也未必能猛過程咬金。
說程咬金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第二猛將,可能有人會不同意,但是我們細看《舊唐書》和《新唐書》,就會發現此公之勇悍,比秦瓊也毫不遜色,要說程咬金比秦瓊差一點,那也就是差在長槍和坐騎上了。
史料中秦瓊的寶馬忽雷駁,可能比李世民的昭陵六駿還神駿:『秦叔寶所乘馬,號忽雷駁,常飲以酒。
每於月明中試,能豎越三領黑氈。
《酉陽雜俎·卷十二·語資》』
如果根據正史評選古代名將寶馬,秦瓊的忽雷駁絕對可以位列三甲。
除了喜歡喝酒跳高的寶馬,秦瓊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還得益於他那桿超重的大鐵槍,唐朝史官劉餗在《隋唐嘉話》中慨嘆:『秦叔寶勇力過人,他所用長槍的重量,已經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秦瓊跟李世民圍攻『大鄭』王世充於洛陽的時候,頓兵堅城之下曠日持久,暴脾氣的秦瓊騎著忽雷駁跑到城下,把自己的大鐵槍插在地上,又一陣風地離去,王世充手下幾十個士兵出來拔這桿槍,結果就像蚍蜉撼樹。
秦瓊撥馬返回,鄭兵紛紛作鳥獸散,秦瓊輕松把槍拔起來,拎著回到了自己陣營去。
秦瓊的大鐵槍直到唐玄宗天寶年間還是『鎮國之寶』:『迄今《劉餗在天寶年間任集賢院學士、知史官、右補闕》國家每大陳設《舉行重大慶典》,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
秦瓊騎烈馬、持重槍,以雷霆萬鈞之勢沖殺過來,對所有的長刀馬槊都如摧枯拉朽——擋不住、躲不開,於是『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在絕對的速度和力量面前,任何招式都是浮雲,秦瓊不但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第一猛將,就是把隋唐交替之際的所有猛將悍將從頭到尾數一遍,也很難找到秦瓊的對手。
秦瓊很生猛,他的好兄弟程咬金也不差,兩唐書中留下『善用馬槊』評價的人不多,尉遲敬德算一位,程咬金也算一位:『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
少驍勇,善用馬槊』
程咬金的勇悍,李密是親眼所見的:『密於軍中簡勇士尤異者八千人,隸四驃騎,分為左右以自衛,號為內軍。
自雲:‘此八千人可當百萬。
’知節既領其一,甚被恩遇』
在偃師北邙山之戰中,瓦崗軍被王世充突襲,統領外馬軍的單雄信支撐不住了,李密趕緊讓裴行儼《裴仁基之子,驍勇善戰號稱萬人敵,就是裴元慶的歷史原型》和程咬金帶著內馬軍頂上去支援。
裴行儼已經夠厲害的了,但是他一上去就差點掛掉,最後是程咬金不顧命地沖了上去:『行儼先馳赴敵,為流矢所中,墜於地。
知節救之,殺數人,世充軍披靡,乃抱行儼重騎而還。
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於是與行儼俱免』
在萬馬軍中救一個重傷失去行動能力的人有多難,讀者諸君想必是十分清楚的,程咬金一匹馬馱了兩個人突圍,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隋唐時期的馬槊,鋒刃又長又寬又厚,被馬槊洞穿身體,一般人不是當場掛掉就是手腳癱軟,而程咬金卻能把洞穿自己身體的馬槊撅斷,並且把追來的敵將斬殺,這份勇悍,簡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更為難得的,是程咬金受過那麼重的傷,居然迅速痊愈,好像也沒落下什麼病根,年近七旬的時候,還帶著蘇定方遠征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打跑了賀魯,屠了怛篤城後才滿載而歸——那是唐高宗李治顯慶二年《657年》的事情了,程咬金揚威異域的時候,秦瓊已經辭世二十年,尉遲敬德也隻有一年壽命了。
程咬金不但很能打、很抗打,而且還十分耐打,在唐朝開國名將中,程咬金堪稱首席壽星,直到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才以七十七歲高齡含笑而去,走後還獲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謚號為『襄』。
程咬金獲封驃騎大將軍,就是對他勇悍的最公正評價——尉遲敬德雖為李世民心腹,也是十分勇悍,但死後追贈的是司徒、並州都督。
司徒和驃騎大將軍都是三公級別,但似乎是驃騎稱號更生猛一些。
筆者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四猛將中秦瓊第一,讀者諸君不會有異議,說程咬金第二,可能有人會反對:你說程咬金第二,尉遲敬德該排第幾?
咱們今天的依據是《舊唐書》和《新唐書》,在這兩本正史中,尉遲敬德雖然沒有秦瓊程咬金勇悍,但位列第三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讀者諸君都知道李世民曾經這樣誇尉遲敬德:『我持弓,君持槊,敵人縱有千軍萬馬又能奈何?』
李世民這樣誇獎尉遲敬德,也不是沒有依據的,《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和《新唐書·列傳第十四》都記載了同一件事:『太宗持弓矢,敬德執槊,造建德壘下大呼致師。
賊眾大驚擾,出兵數千騎,太宗逡巡漸卻,前後射殺數人,敬德所殺亦十數人,遂引賊以入伏內』
我們看史料,要把前後文字都看全,這場戰鬥之所以能獲得全勝,還有三人功不可沒,我們甚至可以說那三人才是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底氣的由來,在上面那段文字前後還各有一句話:『太宗將挑戰,先伏李勣、程知節、秦叔寶等兵……於是與勣等奮擊,大破之』
李世民和尉遲敬德負責誘敵,李勣、程咬金、秦瓊完成最後一擊,所以戰後程咬金秦瓊分別受封翼國公和宿國公,而尉遲敬德連個子爵都沒撈著——估計功勞是記在李世民頭上了。
在古代戰爭時期,看一個人立了多少戰功,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那就是看他受封什麼爵位,秦瓊不但和程咬金一起受封從一品開國公,而且還獲得了當時最高的勛位——上柱國。
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可以獲評凌煙閣功臣四猛將前三名,如果有讀者說秦瓊第一、尉遲敬德第二、程咬金第三,筆者也會表示贊同,因為這是一件可以商量討論的事情,誰當第二都可以,真正讓筆者撓頭的,是在其餘二十一位功臣中再找出一位猛將來——段志玄和張公瑾的勇猛不相上下,誰入選四猛,落選的那位都會有意見。
段志玄和張公瑾誰當第四猛,筆者難以評判,隻好將他們的戰績展示出來,請讀者諸君定奪。
段志玄是一個長得很漂亮的問題少年《偉岸,少無賴,數犯法》,能顯示段志玄勇悍的,是義寧元年《617年》劉文靜作死的潼關之戰:『從劉文靜拒屈突通於潼關,文靜為通將桑顯和所襲,軍營已潰,志玄率二十騎赴擊,殺數十人而還。
為流矢中足,慮眾心動,忍而不言,更入賊陣者再三。
顯和軍亂,大軍因此復振,擊,大破之。
及屈突通之遁,志玄與諸將追而擒之』
要不是段志玄拼了老命,劉文靜當時就該兵敗問斬,就不會熬到武德二年《619年》,才在跟裴寂爭權爭寵的鬥爭中失敗而被李淵下令斬殺了。
段志玄厲害,張公瑾也不差:『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
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
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
張公瑾面對的,是太子建成麾下悍將薛萬徹和謝叔方率領的東宮和齊王府兩千精銳,如果不是張公瑾一夫當關,玄武門之變的結局如何,還真不好說——建成元吉已死,如果李世民再被薛萬徹幹掉,唐朝的皇位,就隻能由庶子繼承了。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猛將盤點完了,現在該由讀者諸君發表高見了:在您看來,要從這二十四人中評選出四位猛將,秦瓊第一毫無爭議,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應該是誰?除了段志玄和張公瑾,還有哪幾位凌煙閣功臣作戰也很勇猛兇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