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如果學習李世民兵變奪位,隻有死路一條,絕不會成功的,所以明朝的歷史會改變走向,朱棣會被貶為庶人戓直接處死,皇孫朱允文會繼續在皇帝路上走很遠。
為什麼堅定的認為朱棣造反必敗呢?有以下這麼幾個原因:
1.失去了造反的借口,名不正!
朱棣在造侄子的反時,喊出的口號是『清君側』,當時是朱允文削蕃太急,一眾蕃王對朱棣的起兵,還是抱有同情和支持的態度,所以他可以名正言順的造反。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他敢這麼幹,就是大逆不道!全國上下,包括他的其他兄弟們也不會支持他的,隻會盼著他盡早失敗,失去一個爭奪皇位的勁敵。
2.朱元璋的能力和威望不是他能比的。
在後世評價朱元璋時,總是提到他當上皇帝後殺害功臣,但大家好好想想,朱元璋的手下能人輩出,有哪個敢真正謀反的?即使他殘暴異常,文臣武將們也得兢兢業業、唯命是從。
這就是老皇帝的政治能力和威望所致。
後世談到明初的大將,都會想到徐達、常遇春、藍玉等,然而忽略了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軍事能力。
要知道朱元璋是乞丐起家,小兵做起,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要是沒點過硬的本事,紅巾軍主帥郭子興會把義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許配給他為妻嗎?
再後來朱元璋的隊伍規模越來越大,跟陳友諒、張士誠作戰時,都是親領大軍指揮的,並一舉殲滅這兩個最大的地方軍閥,穩定了中原戰局。
隻有在跟蒙古大軍作戰時,因年紀大了,再有就是徐達等名將都可獨當一面,可以放心的交給他們帶兵,才空閑下來與一幫文臣治理天下。
雖說朱棣是朱元璋兒子裡最能打仗的,但跟老爹的經驗和能力比起來差的還不是一星半點,他想造反何談勝績?
3.軍心不穩是兵家大忌。
朱元璋要是活著,敢於跟隨他造反的除了他的親信等少數人外,不會有太多人參與。
即使他掌控的燕京邊軍也不會聽其號令。
沒兵怎麼打仗?怎麼去造反逼宮呢?換而言之,在南京他學習李世民帶少數親兵逼宮造反,也沒有絲毫的機會。
一是當時守衛京都之將心裡隻忠於老皇帝朱元璋,不會聽他一個藩王擺佈;二是,能跟隨他進城的親兵最多幾十人,就憑這點人手不要說攻打皇宮,就是去打太子府也不夠啊,太子戍衛親軍千人而且都是精挑細選的功臣子弟,這怎麼打?還沒等打太子、皇孫,武將功臣們帶領家將就把他收拾了。
朱棣不像李世民在軍中擁有崇高的威望,剩下最後一招,策反守宮的禁軍將軍,他威望不足,再說成功機會渺茫,沒人會跟隨他拼命的。
結語
綜上所述,朱棣如果在朱元璋活著時兵變,結局隻有一個,失敗後被拘禁至死或是判罪誅殺。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看好了皇孫朱允文承接大統,是不會給他留下朱棣這個造過反的叔叔隱患的,很有可能在他駕崩前會帶著朱棣一起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