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死後第六年,安史之亂爆發。
倘若王忠嗣沒死,有可能阻止安史之亂嗎?我的看法是:有可能。
但有一個前提條件:王忠嗣沒有被解除兵權。
兩個理由:第一,王忠嗣兵權之重,無人可與之相比。
大唐帝國總共設九大節度使,而王忠嗣一個人就身兼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四鎮節度使,獨占了將近一半的名額,於是乎 『控制萬裡,天下勁兵重鎮,皆在掌握』第二,王忠嗣戰功赫赫,被認為是唐玄宗時代最傑出的將領,他在對吐蕃、奚與突厥的戰爭中,均有優異的表現。
對比兩人在邊疆的戰功,可以看出,安祿山的軍事才能遠遠不及王忠嗣。
年輕時,王忠嗣便以勇敢而著稱。
725年,二十三歲的王忠嗣追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前往與吐蕃作戰的前線,擔任兵馬使,開始他漫長的戎旅生涯,先後升遷為左領軍衛郎將、河西討擊副使、左威衛將軍。
在738年的鹽泉城之戰中,他以少勝多,大破吐蕃,勇冠三軍,此後便一路升遷。
天寶元年《742年》初,王忠嗣以朔方節度使兼靈州都督的身份率軍北伐,與奚部落的軍隊戰於桑幹河,三戰三捷,大破敵軍,俘獲甚多,耀武漠北。
成為鎮守邊疆的大將後,王忠嗣老成持重,以安定邊疆為己任。
身為武將,他並不嗜殺好戰,曾對部將說:『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他神力過人,他有一把一百五十斤的強弓,但經常將這把弓藏在袋中,並不使用,以表明自己不好戰的立場。
在與吐蕃、突厥的長期戰爭中,王忠嗣的軍事才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用兵有兩大特點:一是非常註重間諜戰,經常派出間諜潛入敵後區,以獲取情報,尋找敵軍的弱點所在;二是善於使用奇兵,出奇制勝。
每次出擊,總是能旗開得勝,故而深孚重望,將士樂為其效命。
在滅突厥《後突厥》之戰中,王忠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742年,王忠嗣率朔方兵團攻打突厥的『右廂』部,即西部軍區。
這次出擊,大獲全勝,突厥的西部力量被摧毀殆盡。
突厥西葉護阿佈思、西殺葛臘哆、默啜可汗的孫子阿史那勃德支等重要人物,悉數向王忠嗣投降。
744年,王忠嗣再度出擊,朔方兵團進軍神速,直抵薩河內山,擊破由阿波達幹等十一個部落組成的突厥兵團。
在大唐軍隊以及拔悉密、回紇、葛邏祿等軍隊的聯合打擊下,曾經盛極一時的突厥《後突厥》灰飛煙滅。
突厥敗亡後,大唐與吐蕃的戰爭便成為重中之重。
在此背景下,王忠嗣出任西部最高軍事長官,身兼四鎮節度使,成為大唐帝國軍界無可爭議的一哥。
天寶五載《748年》,王忠嗣指揮唐軍先後在青海湖、積石山一帶與吐蕃作戰,均取得了勝利。
在王忠嗣麾下,有兩名非常優秀的將領,一位是哥舒翰,另一位是李光弼。
哥舒翰是突騎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
李光弼年輕時就崇尚氣節,十分喜歡讀《漢書》,為人莊嚴堅毅,沉勇有大略。
王忠嗣慧眼識英雄,常對人說:『李光弼日後地位必居我之上』後來李光弼果然成為與郭子儀齊名的大唐名將,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朝廷內鬥爭的殘酷性,往往甚於戰場。
王忠嗣身兼四個節度使之職,大唐的勁兵猛將,盡在掌握之中,這引起宰相李林甫的妒忌。
李林甫擔心王忠嗣的聲望太大,總有一天將登閣拜相,所以不斷地打壓王忠嗣。
王忠嗣心知肚明,便堅決推掉了河東、朔方節度使二職,隻保留隴右、河西節度使之職。
即使如此,李林甫仍窮追猛打,指使人狀告王忠嗣,稱他與太子李亨打小就是好朋友,打算出兵擁護太子登上皇位。
由於王忠嗣是烈士之後,唐玄宗對他一直非常信任,但一旦危及皇帝的權力,情況就不同了。
唐玄宗一紙詔令,召回王忠嗣,並交由三司《禦史臺、刑部、大理寺》共同會審。
王忠嗣本來設想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被流放到偏遠的黔中,根本沒有深察到朝廷中的鬥爭比戰場更加殘酷。
三司會審的結果,竟然是判處王忠嗣死刑!
在哥舒翰的犯死力爭下,王忠嗣撿回一條性命,貶為漢陽太守。
僅僅過了一年,他便意外暴卒,時年僅四十五歲,究竟是由於鬱鬱而終呢,還是死於政治陰謀?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在王忠嗣節度四鎮的同時,安祿山的權勢也扶搖直上。
742年,安祿山任平盧節度使;兩年後的744年,出任平盧、范陽雙料節度使;在王忠嗣死後的751年,安祿山又撈到第三個節度使:河東節度使。
安祿山身兼三個節度使,從此『天下之勢偏重』。
更要命的一個問題,這時大唐節度使基本都是胡人將帥,盡管有哥舒翰這樣對朝廷忠心耿耿之人,但兵權都在胡族之手,難免不助長安祿山反叛的信心。
因此,倘若王忠嗣活著,倘若王忠嗣仍兼任四鎮節度,安祿山絕對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