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的用韻(下):唐朝新式古風,轉韻有什麼特點?《網路歷史》

前言

王力在《漢語詩律學》中說,唐朝古體詩的用韻,大致分三類:本韻、通韻、轉韻。

前文說了本韻、通韻,本文說一下轉韻。

唐朝時,很多古風轉韻非常隨意,類似於唐以前的古詩,這種可以看作唐人仿古的古風。

但是也有一些唐朝的古風,會在距離和聲調上有些講究。

這類古風,其實算是一種新的詩體了。

王力先生說:可稱作新式的古風。

一、促起與促收式

在一首詩起頭或者結尾的地方,用同韻的兩個韻腳,是詩人有意為之。

1、促起式

促起式,前短後長。

例如杜甫的三吏之一的《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這首詩的前2句押韻:草、道,後面轉韻:如、餘、胡、逾、都。

前兩句押一個韻,連續2個韻腳,所以稱之為短韻。

後面轉韻後,除了如、餘,開始有了白腳《不押韻的尾字》,氣息不再短促,為長韻。

2、促收式

促收式,前長後短。

前面舒展,後兩句急促。

王力先生經過統計,結論是促收式大多出現在七言古風裡,例如杜甫的《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

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裡。

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前六句一組押韻,為長韻。

後兩句轉韻,兩句一組押一個韻。

促收式吟誦起來有遒勁的感覺,杜甫的《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一共七首,都是在後兩句轉韻,用促收式結尾,大家找來吟誦一下,可以體會到這種感覺。

二、長韻與短韻

前面說促起與促收式時,提到了轉韻詩中的長韻與短韻現象。

長韻押韻時,連續用了很多同韻的韻腳。

短韻兩句一組,連續押兩個韻腳。

短韻連續押韻,沒有白腳,所以氣息急促。

王力先生特意舉例了一首短韻為主的轉韻古風,就是岑參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1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於已在金山-西。

2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3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4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5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6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7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8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可以看出來,這首詩押了8組韻。

其中隻有後四句有白腳,是四句一組押韻。

前面7組都是短韻,兩句一組押韻,兩句之後馬上轉韻 。

前七組連續用短韻,氣息急促,所以到後4句闊為長韻,舒緩氣息結尾。

三、平仄韻的互換

1、有規律的平仄換韻

從上面舉例的3首詩可以看出,這三首都存在平仄兩種韻。

特別是《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是平仄韻有規律的遞換。

單數組,押仄韻;雙數組,押平韻。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其一》,第一組長韻,押仄韻【紙】:美、耳、裡、死。

第2組短韻,押平韻【灰】:哀、來。

而《潼關吏》隻有2組韻,第一組短韻,押仄韻【皓】:草、道;第2組長韻押平韻,【魚】:如、餘,【虞】:胡、逾、都。

注意【魚】部、【虞】部是鄰韻通押,不是換韻。

2、無規律的平仄換韻

以上這三首詩的平仄換韻,是有規律的。

但是也有很多古風,平仄換韻是很隨意的,沒有什麼規律。

平韻後面接平韻,如果不是本韻或者鄰韻通押,就是平平之間的換韻了。

例如李白的《妾薄命》: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

1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2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3 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4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這首詩有4組韻,第1、2組,是仄韻換平韻:玉換疏;第3、4組,平韻換仄韻:流換草;

但是第2、3組是平韻換平韻:車換收。

以仄換仄當然也有,不再舉例了。

結束語

喜歡詩詞的朋友知道,五言詩流行很早,例如漢朝的古詩十九首、魏晉古詩等等,所以五言古風上有所承,有跡可仿。

唐以前的古風,大多不轉韻,所以唐朝五言古風同樣轉韻較少。

七言詩的流行伴隨著格律化的成熟,難免受到近體詩的影響,所以新式古風大多是七言古詩。

王力先生總結說,轉韻詩在唐以前極少,唐以後盛行。

但是唐朝五言轉韻少,七言或者雜言轉韻多。

中唐以前的七古,大多是轉韻詩,這也是新式古風的特點。

中唐以後,韓愈等人喜歡作一韻到底的古風,所以不轉韻的七古,才漸漸多了起來。

@老街味道

古體詩的用韻《上》:本韻和通韻,與詞韻異曲同工